江南时报讯(特约记者 赵兴武)4月26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南京江北新区管委会共同举办“知产‘宁’身边、链创新江北”主题宣传活动,在多个平台在线直播,吸引3500多万人次围观。“创新是江北新区发展的根与魂,厚植法治沃土,营造更优营商环境,使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之上。”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罗群在致辞中说。
严惩侵权,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华为公司与康文森公司标准必要专利纠纷案,涉及通讯行业的标准必要专利纠纷,一直是国际司法审判的热点及难点案件。针对康文森公司在英国、德国法院提起的诉讼,南京中院率先判决,在国内首次使用自上而下法对标准必要专利费率进行了确定,为最高人民法院二审“禁诉令”的作出打好基础,最终促成当事人达成全球和解。
标准必要专利案件可以说是最难攻克的知识产权案件。这起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2020年度十大知识产权案件,也被评为2020年中国最具研究价值的知识产权裁判案例,成为同类案件的裁判范例。
“深耕业务为创新创造筑起‘保护墙’,严惩侵权为原创作者送上‘定心丸’、引领价值为社会风气安上‘净化器’,以典型案件确立司法‘风向标’。”南京中院知识产权庭庭长周晔在发布2020年度十大知识产权案件时说。
把加大保护落实在一个个具体案件中。2020年,南京法院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5827件,审结5579件在最高法院发布的10大知识产权案件和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件中,南京法院各有1件入选;在江苏高院发布的10大典型案件和5个惩罚性案件中,南京法院分别各有3件案件入选。
现场访谈,共话困局破解之道
“企业经常遇到的问题是什么?他们最难办的事是什么?在策划确定访谈话题之前,我们走访了20多家企业,带回了他们的问题,最后确定将‘商业秘密保护’和‘专利保护’作为现场访谈的重点。”周晔说。
焦点科技董事、法务总监迟梦洁现场提问:“侵权方对主动沟通置之不理,企业有什么更快捷的维权之法?”江北新区科创局副局长李小春给出答案:企业可以先选择向行政机关提出处理请求。对商标、专利、商业秘密侵权的处理,不仅不收费,还可快速对侵权行为提供行政裁决,同时也可以在行政处罚过程中帮助固定证据,为诉讼打好基础。
“针对这些问题,南京法院在不断深化审判方式改革,通过专业化审判,聘用技术调查官辅助查明案件技术事实,探索采用区块链技术在电子证据收集、固定、存储、调取、认证等方面的适用规则等,降低企业维权成本,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效能。” 南京知识产权法庭审判长张斌、江北新区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衣硕朋分别予以解答。
协调配合,11家单位签保护备忘录
活动现场,南京法院还与江北新区打出“组合拳”,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
江北新区法院在六合、鼓楼、浦口设立知识产权案件巡回审判点,并正式挂牌成立。“延伸审判职能,优化审判资源配置,为企业创业发展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构建严、大、快、同知识产权保护大格局。”江北新区法院院长朱绚凌说。
因商业秘密泄露造成巨额损失而无法获赔一直困扰企业的发展。由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江北新区科技创新局共同研发的江苏省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商业秘密公证保护平台在这一天也正式上线。
当天,11家单位上台共同签署《南京江北新区(自贸区南京片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合作备忘录》,这项创新实践,围绕知识产权保护协调推进、完善多元化解格局、健全知识产权保护长效合作机制等五个方面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协助配合,深度联动,提升整体保护能力。
市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孙道林表示,知识产权作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全市法院要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深化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改革,打通知识产权的创造、应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