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加快推进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
2020-11-12 22:31:00  作者:江南时报全媒体记者 陈衍晖 孙海燕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记者 陈衍晖 孙海燕)11月12日下午,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祁彪重点介绍近期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出台的《江苏省重点领域信用监管示范工程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关于完善信用修复机制保障信用主体权益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信用承诺制的通知》三项文件的有关情况。

针对当前信用监管的难点痛点

三项文件出台提供制度支撑

一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新部署的客观要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近年来出台了《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 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二是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战略要求的务实举措。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正在步入快车道、新阶段,呈现出由重建设转向建设与应用并重、扩面求广转向点面结合精准规范的主要特征。三个文件的出台,既是贯彻落实省领导对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指示和要求的具体体现,也是落实和深化我省顶层设计、进一步健全完善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

三是破解当前信用监管突出问题、优化营商环境的迫切需要。《实施方案》和“两个通知”出台的核心意义,就是针对当前信用监管的难点痛点,明晰了范围,统一了标准,规范了程序,为有序构建新型监管机制,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提供制度支撑。

建立健全信用奖惩机制

形成“1+20”的实施蓝图

《实施意见》确定了行业信用监管示范工程的时间表、路线图,“两个通知”规范了信用承诺和信用修复等信用管理具体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

重点领域信用监管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共有5个方面内容:一是总体要求,明确了基本原则和重点领域,契合三年行动计划确立了2020年—2022年工作目标。二是主要任务,要求各示范部门结合实际,落实好全面建立市场主体信用记录、科学规范认定失信行为、积极开展行业信用评价、大力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认真督促失信主体限期整改、建立健全信用奖惩机制、积极鼓励失信主体信用修复、全面强化市场主体权益保护等八大主要任务。三是实施阶段,明确通过制定实施方案、完善制度保障、完善信息系统、总结特色经验四个阶段,全面实施重点领域信用监管示范工程。四是系统支撑,强调完善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加强行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推动信用监管信息应用。五是保障措施,通过四个强化,有力保障信用监管示范创建工作落地落实。《实施方案》附20个部门行业信用监管示范行动方案,形成“1+20”的实施蓝图。

完善信用修复机制通知共有19条,包括六个方面内容:一是明确信用修复内涵和适用范围,对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进行了明确。二是规范信用修复条件,明确了一般失信行为和严重失信行为的修复条件,列举了不予修复情形。三是规范信用修复流程,明确了信用主体申请要件。四是加强信用修复信息管理,提出建立信用修复信息化管理和信用修复信息一体化共享机制。五是切实保障信用主体的知情权、异议权,维护信用主体权益。六是强化工作组织实施。

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信用承诺制通知共有22条,包括六个方面内容:一是明确了政务服务信用承诺内涵、适用范围和适用部门工作职责。二是明确了政务服务信用承诺的类型,根据实施目的、服务对象和实施效果的不同,将政务服务信用承诺类型分为诚信自律类承诺、证明事项类承诺和审批替代类承诺等三种类型,同时明确了不适用信用承诺制的情形。三是规范政务服务信用承诺管理,信用承诺事项要实施清单管理,建立承诺人虚假承诺、违背承诺的失信惩戒机制。各级行政机关应当制定信用承诺书格式文本、建立承诺人政务服务信用档案。四是完善政务服务信用承诺程序,从承诺人提出申请、开展信用核查、承诺人签署信用承诺书、限时作出办理决定、公示信用承诺信息、开展事中事后监管等六个方面规范了程序。五是加强信用承诺信息管理,推进信用承诺信息标准化,实现信用承诺信息共享。六是强化保障措施。

与我省工作实际相结合

细化举措 突出可操作性

三个文件的起草,按照高水平、有突破、可操作的要求,既与国家已出台的文件精神相衔接,又与我省工作实际相结合。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结合实际,擘画发展路线图。信用监管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确定了三年工作目标和四个阶段的实施计划,并对信用建设需求迫切、信用监管基础良好的20个省级示范部门及各地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重点领域信用监管示范工程落地落实。信用修复和信用承诺两个通知也均结合现有工作实际,完善了长远发展的工作机制。

二是细化举措,突出可操作性。在信用监管示范工程实施方案中,明确了八大主要任务和四个实施阶段,以切实举措进一步推进行业信用监管示范创建,提升行业信用监管能力和水平。在信用修复通知中,明确了不同类别失信行为的修复条件、修复程序,便于各类市场主体、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在实际工作中操作使用。在信用承诺通知中,规范了事项清单、承诺书文本、信用档案管理、失信惩戒、信用修复、异议申诉等全过程的操作流程。

三是强化保障,加强协调联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需要联动各方力量,形成合力。信用监管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强调了协同共治,要求各部门、各领域上下协同、纵横联动,积极引导行业组织和信用服务机构等参与信用监管,形成协同共治的氛围。信用修复通知通过鼓励信用主体公开承诺、开展信用修复培训、制定信用修复实施细则、健全服务支撑等举措强化工作组织实施。信用承诺通知从加强规范实施、加强便企惠民、加强宣传引导等强化组织保障,推动各项重点举措落到实处。

统筹协调、督办落实

进一步完善“信易贷”平台功能

下一步,省发改委将积极发挥好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督办落实作用,会同有关部门压实工作责任,切实将文件要求落到实处,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一是深入开展重点领域信用监管示范创建。随《实施意见》下发的,还有20个部门的信用监管示范创建行动方案。我们将会同相关行业部门,按照《实施意见》和创建方案,积极组织开展各行业领域信用监管示范工程,切实提高信用监管示范工程实施成效。同时,为更好支持行业信用监管工作,正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行政处罚及其他失信信息分级规范,探索建立行业信用评价体系,进一步发挥信用管理在创新监管机制、提升监管效能方面的基础性作用。

二是加强培训和考核。组织系列宣贯活动,结合部门业务培训工作,组织各地各部门深入学习,全面理解、准确把握三个文件的相关规定,明晰工作职责,自觉把有关要求落实到工作中去,不断提升工作的规范化、精准化水平。临近年底,今年我们将持续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评价考核工作,将文件落实情况、信用监管示范工程开展情况、信用承诺制实施情况、信用修复情况及“信易贷”工作推进情况作为重点考核内容,督促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三是深化“信易贷”工作。充分发挥信用资本在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中的关键作用,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促进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进一步完善“信易贷”平台功能,联通省内金融与企业资源,配套征信服务支撑,为金融机构提供融资对接和信用信息服务,解决我省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标签:信用;信用监管;修复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