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记者 王琦)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运行的“毛细血管”。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困扰小微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特别是从今年年初开始持续了数月的疫情,对于抗风险能力弱、现金流短缺的小微企业而言更是雪上加霜。近日,零壹财经发布了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排名,城市农商行中,江苏银行、重庆农商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规模位居第一、第二。
背景分析
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平稳增长
零壹智库金融分析师孙梦晨表示,今年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银行大幅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首贷、无还本续贷;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支持企业扩大债券融资;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再延长至明年3月,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应延尽延,对其他困难企业贷款协商延期。事实上,普惠金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已有7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并再次成为热点问题。
2019-2020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呈平稳增长趋势,2020年一季度较2019年四季度增长7.6%。银保监会官网显示,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突破两位数,超过12万亿元,同比增速达到历史高点25.93%,一季度全国银行业累计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6.15%。
行业分析
大型商业银行仍是主力
整体来看,6家大型商业银行在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量上处于主力地位,充分发挥了“头雁”效用,2019年6家银行均实现了“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30%以上”的目标。截至2019年末,除交通银行外,5家银行贷款余额均超过了4000亿元,同比增速较上年也有一定提高。2020年,监管方对6家大型商业银行普惠金融贷款业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各银行整体上还需进一步发力。
从6家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看,数据披露情况较上年更加严谨、规范与丰富,并且贷款余额均较2018年实现了同比增长;平均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5428.36亿元,较2018年增长35.37%;平均贷款余额为684915.78亿元,较2018年增长10.30%。
在同比增速方面,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及工商银行较上年均增长50%以上。
省内银行
江苏银行普惠型小微贷规模居首
据零壹智库相关人士介绍,南方区域的城商行、农商行在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方面表现较突出,12家银行平均规模为325.42亿元,并呈上升趋势;徽商银行、长沙银行仅披露新增余额,张家港农商行年报显示突破百亿元。
2019年江苏银行、重庆农商行和南京银行分别以658.00亿元、651.95亿元及351.80亿元位列前三甲,江苏银行反超重庆农商行领先于其他城商行和农商行。年报显示,江苏银行基于纳税数据服务小微企业的网贷产品“税e融”累计放款突破500亿元,客户超过3万户。高于平均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的还有北京银行。
记者了解到,江苏银行在2019年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规模方面,以658亿元位居全国第14位,南京银行以382亿元位居第16位,苏州银行以近158亿元位居第24位。在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方面,苏州银行以24.66%位居全国第14位,江苏银行以20.51%位居第21位,省内两家银行的增速已经超过了邮储、招商等实力大行,显示了不俗的普惠金融成绩。
今年展望
六大行仍发挥“头雁”作用
零壹智库发现,2019年银行披露这项业务数据与2018年相比有所丰富,但部分银行涉及普惠金融业务相关数据仍然较少。6家大型商业银行规模遥遥领先,增速大幅提高。2019年平均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5400亿元,远超中小行;但这类业务仍属于“小众”业务,平均占比仅为5.51%,较2018年提高0.77个百分点;平均增幅为44.48%,较2018年的26.17%增幅显著提高;2020年,6家大型商业银行仍要发挥行业“头雁”作用,继续发力,践行普惠金融责任。
记者从农业银行南京分行了解到,农行南京建邺支行吃透上级行政策,综合施策、量体裁衣、精准发力,将每个网点打造成一支普惠战队,建立批零结合的营销体系,激发“人人学普惠、人人懂普惠、人人做普惠”营销活力。3月18日至4月24日期间,拓展法人普惠客户68户,投放贷款1.27亿元;拓展个人普惠客户55户,投放贷款1.25亿元。
南京创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医疗器材研发、销售的小微企业。疫情期间,这家公司生产的数字影像X光机,出口到菲律宾、非洲、南美洲等地,市场需求较大,但是企业在扩大生产的同时却遇到了资金短缺的障碍。建邺支行在得悉该公司的融资需求后,第一时间开展上门服务,为其办理抵押e贷,放款460万元。为进一步助力抗疫,建邺支行后续还为该公司申请了苏微贷和增额宝,有效地解除了企业的后顾之忧,得到该企业负责人的高度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