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视觉中国供图)
江南时报讯(记者 王琦)近期boss直聘发布的2020就业市场追踪报告显示,金融等热门领域应届生岗位需求数量环比增长20%以上。但金融科技人员流动更频繁,人才的流失率也极高,47%的金融科技人员在一年以内更换过工作。金融科技人才在江苏的发展如何?记者进行了调查了解。
金融科技人才成香饽饽
为了加速数字化转型,银行持续扩大金融科技人才队伍。邮储银行董事长张金良表示,“要加快科技人才引进,到2023年底实现全行科技队伍翻两番。”
据调查显示,38%的中国金融科技行业的雇主和从业人员认为,人才供应是确保金融科技持续成功的关键因素。普华永道就曾经指出,金融科技人才缺口超过150万。银行对金融科技人才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以民营银行为例,2019年人员增幅基本在20%以上。微众银行、新网银行、百信银行和网商银行的科技人员占比均达到60%以上。2018年民营银行人均薪酬支出达到了57.4万元,较上市城商行高出约40%,但净利润却远高于城商行。从头部的金融科技公司来看,平均技术人员占比也达到50%以上。
银行系对金融科技人才求贤若渴,国有大行对金融科技人才需求量最大。疫情后期,多家商业银行均启动了金融科技岗位的相关招聘。如中国银行总行发布的金融科技人才招聘信息,涉及1000余个信息科技类岗位,重点招收机构包含中国银行总行、信息科技运营中心、软件中心、中银金融科技等。与此同时,记者在交通银行官网校招中发现,总行金融科技方向储备生计划招聘50人,软件开发中心计划招聘200人,其中涉及需求分析、架构方案设计、应用系统软件开发、测试、投产及运行维护等多个领域。此外,建行金融科技子公司建信科技发布的校招公告中显示,计划招聘500人,包括技术研发类等多个金融科技岗位。
省内银行争抢高科技人才
作为金融大省,江苏省内的金融机构也面临着市场上金融科技人才紧缺的情况,抢人大战不可避免。
记者从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官网了解到,工商银行在江苏校招中专门开辟了科技菁英计划,要求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录用入职后需在基层锻炼一段时间。科技菁英计划主要面向省行系统以及南京、苏州等重要城市,在专业素养基础的保障下,通过基层锻炼,工商银行自身造血培养科技金融人才的目的相当明确。
由于市场严重供需失衡,使得金融科技人才的薪酬一直居高不下,互联网企业花高价抢人,这让中小银行难以望其项背。
据调查,金融科技相关领域毕业生薪资超过应届生平均值4-5倍很普遍。仅在2018年,某科技公司招聘AI领域应届博士生的年薪就达到30万至50万元,资历满3-5年薪酬是80万元以上。2019年,一家股份行的副行长透露,一个程序员一年的平均支出约在50万元。
尽管金融科技人才花费不菲,但省内农商行也对金融科技人才求贤若渴,新一轮争夺战初见端倪。
记者在2020年江苏民丰农村商业银行招聘简章中看到,该行明确提出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科技部副总经理一名,招聘条件除了学历和年龄等基本要素外,明确要求科技、网络金融相关工作累计满7年及以上,有承担网络金融项目经验,熟悉Android端开发、iOS端开发、VUE等移动开发架构,具备系统运维经验,具备熟练掌握网络金融营销流程及落地者优先。银行给出的待遇是“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无独有偶,2020年洪泽农商银行人才引进招聘简章中也提出要面向社会引进数据开发方面专业人才一名,要求熟悉主流数据仓库或大数据生态的技术路线、架构、技术功能、应用功能和产品化工作内容,精通ETL开发和使用,通过数据挖掘等技术,结合业务知识,建立数据挖掘模型,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给出的待遇和民丰农商行如出一辙,“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待遇”。
薪酬加码更需要文化关怀
“现在银行挖科技人才,光靠钱很难成功。”南京一家商业银行人事主管坦言,相较于互联网公司的高薪以及大行的平台优势而言,中小银行招聘吸引力不足。南京一家城商行对10年资深架构规划师的薪酬开到一年60万元以上,但长达半年仍然没有合适人选。虽然说60万年薪已经不低了,但就互联网公司而言,也仅仅只是个中位数而已。
除了待遇水涨船高之外,人才供需矛盾才是最让人头疼的,有钱未必能找到合适的金融科技人才。相关人士表示,在人才供需方面,既懂金融又懂科技的复合型人才总体来说非常稀缺,银行高薪也难以招到合适的高端人才。人才猎头调查中发现,85%的受访雇主遇到过招聘困难,难以找到符合特定职位要求的人才。
还有一点需要关注的是,薪酬不再是唯一筹码,职业发展前景、企业文化成为人才引进的重要筹码。相关金融科技就业报告显示,吸引尖端金融科技人才的驱动因素主要有三方面,其中,高端人才最看重未来的职业发展(29%),其次是企业文化(24%)和薪酬(17%)。
而在公司福利方面,金融科技人才最喜欢公司股票期权(55%),其次是领导力发展计划(53%)和灵活的办公时间(50%)。
因此,拓展金融科技人才职业发展通道,设置合理的考核指标,加大金融科技人才培训力度,给予金融科技人才部分自主权,可以提高金融科技人才的参与感和积极性,从而提高人才的留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