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50%,新能源渗透率过半
2024-08-12 14:54:00  
1
听新闻

  当一项技术产品,市场渗透跨过50%会发生什么事?首先是行业标准的重确立;然后是竞争格局的变化;接着是价格不断调整;最后是消费者的品牌选择将减少。

  当下的全球汽车行业,和往昔手机行业有许多类似之处。就市场渗透率而言,从4月上旬(两周)的能源汽车渗透率首次达到50%,到7月的全月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50%,不到3个月,中国能源车市销量再创历史高,电动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这种趋势并非中国独有,根据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4全球电动汽车展望》(Global EV Outlook)报告,按既定政策(STEPS)模式下,也就是最保守估计:电动汽车的销售份额将从2023年的15%左右增长到2030年的近40%,到 2035年将超过50%。

  数据上看,所谓去电动化,回归燃油车技术,是个伪命题。眼下各国对能源车的态度,只不过是想对发展迅速的中国能源车做点抑制动作,以期给本土汽车企业换取更多的能源发展时间罢了。

  50%这个节点的意义显现在国内市场上,而比亚迪形成了“一超多强”局面。

  进入暑期,合资燃油车终端销售受到冲击,特别是日系车企,市场占比下滑较明显,同时也导致燃油车保值率受影响、二手车价格下降,二手车商竞争更加激烈。不难看出,合资燃油车在当下市场情况并不乐观。

  值得一提的是,在能源市场高歌猛进的同时,“一超多强”的格局正在形成。比亚迪占据了国内能源车渗透率超过1/3的贡献,已经成为能源车市场的超强存在,为加速能源替代燃油车提供有力支持。尤其是在5月份,比亚迪推出第五代DM技术之后,所覆盖车型从轿车一直延伸到SUV,最终7月份达成超34万的销量。

  比亚迪这一“超强”局面的形成,可并非一家之言。同样是出自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4全球电动汽车展望》报告,其中涉及比亚迪的描述是这样的:2022年,比亚迪已经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最高的电动汽车公司。2023年下半年,比亚迪还成为全球最畅销的纯电动汽车公司。算上BEV和PHEV车型,比亚迪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略高于20%。

  在中国,比亚迪也成为销量最高的汽车公司,车注册量超过240万辆,占国内市场的11%,领先于大众,后者曾是中国15年来最畅销的品牌。比亚迪全球销量超过300万辆,成为全球十大汽车销售商之一。

  提到能源技术代名词,人们往往会想到比亚迪的DM技术,以及国内其他能源品牌。可见技术创是推动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也是推动中国汽车市场的结构性转变的内驱力。

  能源汽车在动力、静谧性、智能化等方面也已全面超越传统燃油车。尤其是插混技术,集燃油、插电、增程、纯电动的功能于一体,显示了在多场景下的广泛适用性。特别是比亚迪这样的具备汽车全产业链能力的企业,在技术创之外,以规模换成本,在价格关口被突破之后,燃油车就面临技术和价格的双杀局面,难有还手之力。

  而随着能源车的市场渗透率快速增加,消费者对于能源汽车性能、使用体验、用车成本等方面的感知已经积累到足够的深度,这将改变大众消费群体对于能源汽车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也将实现能源汽车对于燃油车的逆转以及逐渐取代。

  最直白的表达莫过于“再也回不去了”,这是许多驾驶过能源车的车主的实际感受,在体验过纯电驱动,智能座舱等配置之后,燃油车使用者的用车体验门槛被提高到另一个维度,这种情形有点类似燃油车时代,你开过豪华车就对一般的入门车无感。

  百分之五十的绝对意义

  据悉,国际能源署预测:2030年STEPS情景下中国、欧洲和美国的电动汽车销量合计占比超过60%。而在中国,7月的数据显示能源渗透率突破50%,这是中国建成汽车强国、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标志。

  以比亚迪为代表的自主品牌在能源汽车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领先地位,还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广泛认可,为中国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树立了标杆。2023年,比亚迪和特斯拉这两家公司合计占据所有电动汽车销量的35%。这一数字超过了中国以外所有主要汽车制造商的和(略高于30%),也超过了所有其他中国汽车制造商(略低于30%)。(国际能源署《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展望》)

  2023年中国以491万辆的成绩跻身全球第一汽车出口大国。实现了中国汽车对于合资的技术反向输出。中国能源汽车市场的强劲表现将增强其在全球汽车市场的竞争力,国外传统燃油车企业面临转型压力,市场竞争格局将发生深刻变化。

标签:绝对意义;比亚迪;燃油车
责编:杨春源 王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