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当前,江苏各地农商银行一手抓防控、一手抓春耕,积极强化金融服务,确保信贷不断档、服务不打烊、春耕不误时,全力支持春耕生产,全省从南到北春季农业生产热潮涌动。
灌云农商银行
按下服务“快捷键”
提起资金“加速度”
灌云农商银行实行疫情防控和春耕备耕“两手抓”,积极创新营销手段、服务方式、产品种类,确保防疫备耕“两不误”。
该行针对疫情防控实际和春耕贷款“短、小、频、急”等特点,加大“阳光E贷”“农商E贷”及“情疫贷”等线上贷产品和“非接触式”电子渠道推广运用。建立审查审批绿色通道,对疫情期间需要办理转续贷和新增贷款的客户简化操作流程,会办与审批手续通过线上提交线上审批,即来即审、即批即放;对春耕贷款实行优先调查、优先审批、优先放款,空白户信贷投放优先于增信户年检户。
积极开展摸排,做好扶贫小额信贷发放。该行继续保持扶贫小额信贷政策稳定性,合理制定投放计划,保障农户春季农耕生产与农副产品稳产保供资金需求。3月底前,该行通过电话、短信、微信及实地上门等多种方式,完成对所有低收入农户的年度走访宣传对接,全部建档并进行有效分类,了解低收入农户现状、受疫情影响情况、信贷资金需求,重点宣传扶贫相关政策及扶贫小额信贷产品,切实抓好扶贫小额信贷发放。至3月末,该行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965笔2864万元,扶贫小额贷款3683户11011.6万元,较年初增加366户1130.26万元。
铜山农商银行
降低贷款利率
创新担保方式
徐州铜山农商银行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不忘服务初心,牢记支农使命,积极加大春耕备耕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提供优质、方便、快捷的普惠金融服务,优先满足农民购买化肥、农药、种籽、农地膜、常用机械和器具等农用物资的资金需要,有效满足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涉农企业等群体春耕备耕资金需求。截至3月末,种植业贷款余额10198.76万元,较年初增加721.43万元,累计发放春耕备种贷款724笔,金额7825.6万元。
该行开通春耕备耕贷款审查审批绿色通道,凡是涉及春耕备耕的信贷业务,均简化审批流程,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审贷效率。对于符合线上贷款条件的客户实时审批;对于符合线下贷款条件的客户优先审批,信贷审批时限原则上控制在1个工作日以内。
该行进一步降低春耕备耕贷款主体融资成本,对种植养殖大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主体、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积极推荐办理“惠农快贷”;对于受疫情影响出现正常生产经营资金周转困难、且承担保障居民生活急需重要农产品生产供应的主体,包括蔬菜瓜果生产、畜禽和水产养殖、种苗和种畜禽生产、农产品初加工,以及畜禽屠宰和饲料、动物防疫物资生产等主体,贷款利率最低降至4.5%。
该行通过细分客户群体,分别为有需求的农民量身订制信贷产品。该行推出的“助农宝”贷款,主要面向农村地区年龄18-65周岁的广大农民群体,用于满足种植、养殖需求,贷款额度最高可以至20万元,授信期限可达5年,担保方式灵活,可以采取信用、近亲属担保等方式。贷款审批后,客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审批的贷款额度内循环周转使用,贷款发放和归还都可以通过该行手机银行自助操作,既方便又快捷。
盱眙农商银行
摸清信贷需求
创新信贷产品
盱眙农商银行按照省联社要求,紧紧围绕盱眙县委、县政府“三农”工作规划,积极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创新举措,精准施策,聚焦支持“三农”企业,优先支持春耕生产,优先支持民生防疫物资生产企业,为农户春耕生产、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播洒信贷“及时雨”。
为更好地做好金融服务,该行做实客户微信、电话预约,开展“走千企、访万户”活动,持续加快企业、农户经济档案的信息采集和电子化建档进度,及时满足企业、农户春耕生产资金需求。针对春耕备耕生产形势紧、资金需求急的实际情况,创新助农信贷产品,为农户、专业农业合作组织生产融资提供方便。实施“三农优先、资金优先、服务优先”的政策,及时安排信贷资金支持春耕备耕。
针对今年受疫情影响的实际情况,该行安排信贷人员深入农户、涉农服务机构了解受疫情影响情况,对采购农机、农药、子种等农用物资资金缺口,及时给予增加授信规模,建立绿色通道,降低贷款利率,着力满足农资生产信贷需求。同时,加强与财政、村“两委”的沟通协调,利用村“两委”推荐等方式,加快推进农户、小微企业等春耕备耕相关贷款投放,确保不误农时。
该行以前期“阳光信贷”收集的农户信息台账为春耕备耕生产贷款有效发放载体,以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为春耕备耕生产的发放重点对象,开通服务春耕生产贷款“绿色通道”,延长营业时间,增设营业窗口,随到随办,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每笔符合条件的贷款及时发放到位。同时,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受困的农资、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企业以及农户,严格实施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政策,通过重新约期、贷款展期、转续贷等手段,力助春耕备耕生产。截至3月底,发放各项支农贷款6亿多元,其中发放春耕农业生产、防疫民生物资类贷款超3亿元,有力地支持了春耕生产和疫情防控。
如东农商银行
助力农资供应
提高服务能力
如东农商银行充分发挥支农主力军的作用,积极部署相关工作,助力保障农业生产重要物资供应,做到抓实疫情防控和助力春耕备耕两不误。
最近,在洋口镇三江口村,农户于拥军正娴熟地操作着一架无人植保飞机,只见无人机在麦田上空平稳掠过,灵活均匀地喷洒着农药,好一派生机勃勃春耕忙的图景。前不久,于拥军还在为农资费犯愁。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如东农商银行新林支行客户经理徐慧及时与省农担公司取得联系,并整理相关资料,特事特办、手续从简,很快为他申请了“惠农快贷”。截至目前,如东农商银行已经发放“惠农快贷”81户,贷款余额达3783万元。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防疫绝不能放松,助力春耕也不可耽搁。如东农商银行借助点多、面广的优势,提高网络覆盖范围和渠道服务能力,无缝对接春耕备耕各类需求。该行相继推出“农机贷”“致富贷”“家庭农场贷”和“春耕贷”等产品,并坚持贷前、贷中、贷后全程服务模式,按照随时申请、随到办理、及时足额到位的原则,确保春耕信贷资金及时到位。
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受困的农资、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企业以及农户,严格实施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政策,通过贷款展期、调整贷款利率和还款方式等手段,支持其开展春耕备耕生产。该行还积极提供转账结算、买卖购销等全流程金融服务,进一步加大手机银行、网上银行、POS机收单等电子化支付业务,并持续推进“村村通”便民商户建设,打通服务农民“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该行投放涉农贷款13433户,贷款余额达175.44亿元。
江都农商银行
围绕“早”字做文章
围绕“农”字提质效
今年,江都农商银行将做好春耕备耕信贷服务工作作为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抓手,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落脚点。至3月末,该行各项涉农贷款余额77.85亿元,今年累计投放18.01亿元,余额同比增长20.24%。
该行组织人员对支农资金需求进行详细的调查,并与当地政府农业部门积极联系,深入了解农业生产政策、发展规划以及春耕生产计划、春耕资金需求、农资产品供需等情况。组织信贷人员对“整村授信”档案中的农户进行回访调查,了解金融需求,全面掌握资金需求信息,合理测算贷款需求,至3月末,共发放农户贷款4555户,贷款金额14.84亿元。
在信贷投放上,以“整村授信”为基础,优先支持适度规模经营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至3月末,共发放新型经营主体267户,贷款金额1.53亿元;优先支持绿色、生态、环保、高附加值产业发展,发放绿色环保企业贷款37户,贷款金额1.75亿元。
推进网格化营销落地,加快推动零售业务转型。根据经济群、集聚群的分布情况,将江都区13个乡镇、2个经济开发区划分为集镇中心区、居民社区、产业集聚区、市场商贸区等五大板块。同时,按照“定格、定员、定岗、定责”,每个网格配备一名管理员,以253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98户涉农小微企业主、16户生猪养殖户为初步走访清单,全力构建“人在格中走,档在格中建,格格有服务”的金融服务格局,促使客户经理“见人知名、见图知位”。(开军义 申玉龙 黄锴 顾琳琳 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