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近日,扬中水务集团组织总包单位、建设单位、质监站、第三方质量监管机构和社会监督员等单位人员共同组成技术质量监管队伍,针对扬中市城东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EPC项目开展了“试验段”观摩考核活动。这也是扬中城区治水社会监督员新上岗后参与的首个活动。
其间,十几位技术质量监管员对处于施工状态的扬子河南路(美人鱼—扬中大道)以及健康路中段北侧雨污水管道工程“试验段”的沟槽开挖、边坡和支护、砂垫层、管道安装、沟槽回填、雨污水井、安全文明情况进行了观摩和考核,并一一打分。考核分为三个级别,60分以下直接退场,60-80分培训再上岗,80分以上则直接上岗。通过这一严格的打分机制,可直接决定施工班组的去留。
如此全面的考核,一方面是为了考察施工班组的实际施工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此举措,让施工班组有一个横向的比较和学习,形成一个“比、学、赶、帮、超”的良性竞争,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确保工程质量的优良。此后针对所有新开工程,水务集团都将开展工程“试验段”观摩,实施考核机制,在考核合格的情况下,原施工班组才能继续施工,以此来进一步加强质量监管、保障质量优良。
今年以来,随着扬中市城东和城南、城北片区治水战役的全线拉开,任务也更为艰巨,在工程质量监管上需要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从今年4月起,扬中水务集团在全市范围内聘请了48位有施工经验的老党员、老干部、老工程技术人员作为社会监督员,通过开展技术培训,让他们了解施工工艺、流程、标准。今后,他们将代表25000余户居民,对城区16个村(社区)在建治水工程开展社会监督,为治水工程“挑刺找茬”。
治水社会监督员队伍的成立,有利于营造全民参与的治水氛围和有效监督机制。社会监督员们也表示,他们将以主人翁的姿态,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全过程参与、全方位监督,为治水工程质量的提标升级发挥作用,做出贡献。扬中水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