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中市八桥镇成人教育中心校服务“三农” 助力乡村振兴
2020-05-26 20:16:00  作者:王浩斌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扬中市八桥镇成人教育中心校为了顺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与八桥镇红旗村结成共建单位,积极整合社区教育的资源优势,发挥教育为产业服务的功能,通过教育培训提升农民致富能力和道德素养,提高当地农民的就业率,打造红旗村“云牵农”绿色农业品牌,做大做强农业产业项目。

一是建立定期走访、座谈制度,与红旗村和合作社负责人共同制定培训计划。根据农业生产的时间需求和农民的实际需要,作出全员培训安排,制定培训计划,开展分层培训。

二是培训内容符合生态农业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展送教下乡培训工作。在实用技术培训方面,培训内容主要是落实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如针对葡萄种植,组织农民按照无公害要求进行种植、绿色防控、农药和化肥使用等相关内容的培训。在道德素养方面,在教育局综合教育科、社区培训学院的统一指导下,结合扬中建设生态岛的需要,加强合作社农民生态文明素养、生态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及职业道德等内容的培训。

三是培训形式灵活多样。既有“请进来”,请江苏省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镇江农科所专家、技术人员到农民家里、田间进行手把手的培训指导,也有“走出去”,采取将社员送出去进行分类别培训的形式,组织社员部分村干部远赴大别山、无锡学习灵芝种养殖技术,赴江苏碧云天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学习大棚蔬菜种植和网上营销技术;建立示范户,让合作社成员到示范户观摩,或者组织社员间互帮互学的方式。将这些培训的方法可以概括为“四入培训法”,即培训要做到“入社、入户、入田、入脑”。

共建项目实施后,改善了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建成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600余亩,建有3个灵芝大棚,新增农业总产值600余万元,项目区农民纯收入增加总额80万元,人均纯收入增加1200元。

2019年7月该基地成功创建成江苏省教育服务“三农”高水平基地,从而充分体现了教育服务 “三农”在农业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今后,该校还将有计划地推广优良品种10个,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培训农民1000余人次。王浩斌

标签:培训;红旗村;道德素养
责编:高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