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农商银行办好为群众办实事的“初心小站”
2021-08-02 21:16: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曹溪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7月26日,盐城农商银行龙园社区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站揭牌开业。

  据悉,龙园普惠金融服务站是该行设立的第一家社区型、综合性、智能化的金融服务站,位于盐城市盐南高新区伍佑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龙园社区内。该社区共有住宅楼70栋,总户数1122户,总人口5000多人。

  “普惠金融服务站初心就是以‘小而美’为功能定位,弥补全功能型金融网点覆盖不够密集的缺陷,将基础金融、补贴发放、代理缴费等服务送到广大老百姓身边。”盐城农商银行行长沙健健表示,此次揭牌开业的是首家普惠金融服务站,也是全行重要的示范性站点。

  构建党群桥梁,初心赢来掌声。“我们就是要通过延伸普惠金融服务触角,搭建党群关系的桥梁,让基层党组织通过普惠金融服务站的渠道不断向社区延伸,这才是我们农村金融服务的初心和使命。”该行董事长李一平介绍说。该行在搭建党群桥梁工作上,一是开展党建共建,开业以来,通过与社区开展“同上党课、同学党史”主题活动,在社区开展共建活动5场次,并且在厅堂里开展“党史微讲堂”,组织社区居民在办理金融业务的同时,学习党史知识。二是普及金融及防诈骗知识,该站点每周举办一次“金融小讲堂”,加强对老年客户的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推出“玩转智能手机”“防范金融诈骗”系列课程,开业之前已举办10场讲座。三是建立“社区小信箱”,反馈居民群众需求。该站点积极了解居民在社区建设、居民生活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帮助他们打通建言渠道,目前已搜集信息23条,定期与社区街道居委会进行沟通交流,真正实现了桥梁纽带作用,赢得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跨越数字鸿沟,温暖幸福晚年。“适老化”,这是时代布置给银行业的一道全新考题,尤其是农商银行,面对着面广量大、知识水平较低的农村老龄化客户。龙园社区普惠金融服务站在创建之初,就将“适老化”作为重点痛点去解决。一是金融服务便捷性。该站点为社区1500余户老年家庭发放“贴心联络卡”,卡片上醒目地标注了老人的信息和银行的24小时服务热线。“爷爷奶奶们在家里一个电话就可以解决自己的难题,电话不能解决的事情,我们尽量上门服务,或者去把他们接到服务站来。”普惠金融服务站站长姚文卉介绍说。二是生活服务贴心化。该站点除了金融功能外,还提供康养医疗、坐班问诊、体检保险等非金融化服务。“每月两次,有专门的中医院老中医来坐班问诊,我们没事就过来把把脉,问问诊,人年纪大了,就是要预防为主。”居民张大爷说。该站点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对老年人的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进行评估,每次问诊都可以查阅他们的档案,健康生活情况一目了然。三是综合服务多元化。该站点推出“幸福+”老年服务体系,通过财富、健康、学院、舞台四大板块,全面满足老年客户“金融+非金融”需求。打造全生命周期养老金融服务,让更多的老年人获得高品质的服务体验,感受农商银行的温度。

  优化组织设计,有序推动建设。盐城农商行按照“由点到面”的推进规划,不断深化普惠金融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在普惠金融服务站的建设上,一是强化顶层设计,一是成立由总行领导组成的工作专班,统筹协调推进各项工作,总行分管领导率相关部门及部分分支机构负责人组成调研考察小组,赴辖内各地开展实地考察,形成建设实施方案。二是制定乡村振兴五年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普惠金融服务站建设的中长期目标,根据实施步骤制定建设进度表,细化各个流程环节,明确责任部门及完成时限,确保各项工作按期完成。三是以“整体规划、以点带面、统一标准、因地制宜、防范风险”为基本原则,在各乡镇选择相对固定的办公场所,配备一定金融素养的工作人员,布放机具设备,实现支付结算、金融扶贫、现金服务、征信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和金融教育宣传等必备功能,同时根据不同村居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服务差异性需求,合理拓展服务站业务功能,确保站点建设与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相适应,有效满足村民金融服务需求。

  (曹溪)

标签:服务站;金融;普惠金融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