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顾 | 头脑风暴,深海夜航:朱文颖对话苏州青年作家
2023-09-04 10:25: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政中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著名作家朱文颖最新长篇小说《深海夜航》问世之后,在文学界产生广泛影响。2023年9月2日,朱文颖做客述色艺术空间,对话苏州青年作家。本次活动由苏州市吴中区作家协会和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共同主办,述色艺术空间承办,活动现场邀请了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作家、文学评论家房伟以及青年作家叶迟作为嘉宾,细读文本,探讨小说写作的可能性,气氛轻松热烈,在嘉宾的阅读引领下,与会者享受了一场久违的文学盛宴。

  作家、文学评论家房伟说,《深海夜航》是一部中国都市文学的“奇书”。朱文颖笔下的南方小城,宛如神奇的蓝猫酒吧,已成为了一种全球化与中国化双重视野下“中国文化交流”的深刻隐喻。作家含蓄但深刻地观察到了时代不确定性的危机,却拒绝给出最后答案,她留给读者的,既有深深的无奈与悲观,也有着温暖的悲悯与期待。

  “蓝猫酒吧是孤独人们的港湾,是寻求人生安宁的一道大门。”青年作家叶迟在阅读小说的时候也聚焦于小说中的空间设置,他说,《深海夜航》仿佛是由数个箱庭组成的多维度空间,容器是涂成蓝色的,以此产生水的感觉,生命之源的包容,潺潺流动。这些空间是作者精神内核分裂出的众多独立个体。在此之中,蓝猫酒吧尤为突显,“是一个突然缩小的、突然改变了时空关系的世界。”

  青年作家顾仁杰对《深海夜航》的叙事空间特别感兴趣,他说,《深海夜航》有着属于自己的线性特征。小说文本穿插着各种片段式的故事,分属不同的时空,但是以“传染病”的场域和欧阳夫妇、克里斯托夫、蓝猫酒吧等为中心,有一种背后潜在的时间顺序。这种独特的线性观念赋予了朱文颖和她的《深海夜航》独特的魅力,在破碎之中依然期待着某种秩序和规则,即使是面对有些无望的未来。这是独属于朱文颖的,数十年来写作一直持有的人文主义底色,是一位作家的坚守和初心。

  青年作家蔡泽宇则把目光聚焦在小说人物形象上,他说,这部作品中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角色是男主人公欧阳教授。虽说名为“教授”,但他身上展现出了很多更类同于作家的独特气质。比如关上房门的音乐、个性化的摘抄和与欧阳太太交谈时只答不问的态势,大多表现出一种思想性的孤独。他的一些摘抄是具有预言性质的,这种通过文字超越现实和命运的巧合,显然也是一种寓于作家的,必然的悲剧性啮合。相比一个角色,他甚至在作品中更像是作者的化身,能够预见到未来的发展,却无力束缚其他角色的生长和溃逃。

  而青年作家何荣通过阅读《深海夜航》,也解决了自己内心的困惑。她说,文本是桥梁,我们先天性地被文本后天造就。随着阅读的深入,我们再也做不成一张白纸。每一个新事件的发生,都在触发以往的阅读经验。《深海夜航》里原文和引文之间呈现出有趣的呼应——阿珍“向大堂走去”(P162),走入《我爱比尔》的引文之中,由日常叙述迈进虚构描写。深蓝的夜,深蓝的《深海夜航》,书和书相遇,比尔共比尔一册,歌词与词条齐飞。过往的人物在此汇聚,文本被转述、叠加,形成混响。这种写作方法对自己的触动很大。

  《深海夜航》本身就是一个多意性的文本,作家、评论家胡笑梅说,朱文颖《深海夜航》,既有与时俱进的故事内容,也有引领时尚的结构形式;既有江南温婉的地域特色,也有欧美不羁的国际风范;既有身处俗世的现实意义,也有超越当下的前瞻眼光。作家用新颖的结构形式和睿智的文字,探讨现代人的孤独、疾病与对抗及其归因。表现现代人普遍的焦虑和虚无,都源于悬而未决和不确定。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唯一确定的是不确定,但无论怎样,世界“一定是什么,我们不确定”。《深海夜航》的文本意义与价值也是如此。

  面对青年作家的分享与困惑,朱文颖一一作答,她说,作为苏州作家,最欣喜的是看到了青年作家的成长,他们有思想,有能量,这也是文学的新力量。

  苏州述色艺术空间位于风景优美的大运河畔,是文学与艺术的私家书房,热爱文艺的人们相聚述色空间,仿佛找到精神家园。述色艺术空间为快节奏的都市生活提供诗意栖居的新空间。 政中

标签:夜航;深海;青年作家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