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竹峰:散文应该好玩,绝妙好辞的好,玩味之玩,把玩之玩
2023-05-22 16:36: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政中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峰前望处,万千溪流声自隐,依旧中国文章。5月20日下午,著名作家、安徽省作协副主席胡竹峰携新书《南游记》作客苏州上书洲书院,与长江文艺出版社编辑周聪、姑苏区文联副主席、诗人周国红、诗人苏野等嘉宾就传统文化写作等话题展开交流与分享。

  《南游记》是胡竹峰继《惜字亭下》《黑老虎集一中国碑帖之美》后又一本全新散文集,全书分为三卷,上卷“陆离”收录了《快雪时晴帖》《鹿回头》《访古》《捻字为香》等篇目,以一个游历者的视角再现了海南的历史文化、村落建筑、风土人情;中卷“南溟”收录了《出海》《钓鱼》《鸭公岛》《赴甘泉岛》《海上大风》等篇目,重在记录作者在海岛上的心境与日常生活;下卷“黎歌”收录了《江山大美》《五指山》《漂流记》等篇目,再现了海南黎族人民的生活与风俗文化。胡竹峰的作品文字典雅庄重,在地域文化与历史书写中尽显古朴厚实的艺术品格。“游客之意不在景,在乎物我之辨与古今之疑也。游客之意不在游,在乎山水之乐与民情之异也。竹峰一直从容、宁静、思远神旷,这在当下十分难得。一本《南游记》,看似海南风物图,其实更能读意趣,读学养,读生存方式与心灵体悟。他几乎是一个隐身现代的古人,与我们一道在字里行间反思文明。”著名作家韩少功说。

  著名诗人、画家车前子在《南游记》后记中评价,竹峰的游记,以新对古,他比不少古人写得好。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吊诡之事出现,读了胡竹峰游记,我都不想去那里旅行,为什么?虽说江山大美,其实是文字大美,真去那里,未必如此。好的游记不是让人想着到此一游,而是叹为观止后的梦游与神游。

  分享会从《南游记》的写作缘起谈起,胡竹峰表示,刚好被海南的几个机构邀请去岛上深度的考察,无心插柳。最开始没想过会写成一本书,但是在行走的过程之中有很多发现,所以脑海里就有了一本书的构架。“这本书到底算不算游记,我也不知道,似乎是行走照见心灵的一次写作。”胡竹峰坦言。

  对于传统文化写作与自己心性的关系,胡竹峰表示,中国文章有一个很明显的脉络,一代一代传承有序。从小就读过那些东西,觉得与自己的内心贴得很近。自己的写作的过程之中,就不知不觉的进入到了古典的氛围,希望自己可以通过文字潜回去,回到曾经的那种唐诗宋词中国文章的韵味里面来。

  胡竹峰强调,好的散文应该安定寂静,少火气,无躁气。用强使气,会影响艺术成就。中国文坛向来崇尚史诗,但好的散文不过心迹之流露。很多文化大散文,其实与文化无关,与散文无关。“散文的字与字之间应该荡起来,平淡朴素是后话。散文应该好玩,绝妙好辞的好,玩味之玩,把玩之玩。”胡竹峰说。

  周聪认为,胡竹峰的写作并非聚焦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重要的历史时间节点,诗词歌赋或历史材料只是他写作的基石,他并非试图重返历史现场,将叙述落到细节和实处,相反,他重在赓续一种“文气”。“胡竹峰是在把自己化成传统文化的一块砖瓦,添加进中国文章的高楼大厦之中。”周聪说。

  “胡竹峰的新书《南游记》题为游记,我读的时候却觉得是日记,它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写作时的那份放松与自由,它是完全放松的、贴近自己的写作,写作变成了日常之事,一种随性的记录与感悟。”周国红说。

  苏野认为,胡竹峰散文的源流气脉与根性气质,真正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处,他一直在古典文化精神的内部与语词搏斗,真正做到了以敬古、崇古的态度将汉语的风度与气质内化于心,以“内部持有者”的审美与判断复活了温文尔雅的古意、古风和神致。

  互动环节谈到读者喜欢传统文化,最值得推荐的作家、作品话题,胡竹峰表示,古典作家太多了,从四大名著出发,往上读,读明清小品,唐宋八大家,读先秦诸子百家。寻找一条中国文章的脉流,乘船而上。

  胡竹峰,一九八四年生,安徽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有五卷本“胡竹峰作品”,《中国文章》《民国的腔调》《空杯集》《墨团花册》《茶饭引》《雪下了一夜》《惜字亭下》《黑老虎集》《南游记》等作品集三十余种。曾获孙犁散文奖双年奖、丁玲文学奖、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散文奖、奎虚图书奖、刘勰散文奖、丰子恺散文奖、林语堂散文奖、滇池文学奖、三毛散文奖、红豆文学奖等多种奖项。部分作品被译介为多种文字。 政中

标签:游记;竹峰;写作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