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新城第一实验小学 拓展学习时空 促进双向融合
2023-04-13 20:35: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傅洁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2020年11月,苏州市沧浪新城第一实验小学校申报的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儿童数学教学“数学化”与“生活化”融合的实践研究》成功获得省级立项。立项以来,学校成立研究团队,梳理研究基础,找寻理论依据,定位内涵价值,推进实证研究,立志开展儿童数学教学“数学化”与“生活化”融合的高质量学科渗透。

让儿童与数学、生活真实相遇

  关注数学学科本质,让儿童经历“再创造”的过程。学校建立了算盘博物馆,陈列计算工具演变的过程,让数学融入到真实的生活中,培育儿童的数学综合素养,拓展学生教学场域,走出狭隘封闭的教室,使数学更加贴近儿童生活。同时,以算盘博物馆为蓝本,学校设置了一二年级的珠心算校本课程。算盘这种具体、直观的计数工具对初学珠心算的儿童来说,既是教具,又是学具,也是玩具。

让拓展性学习引领数学任务群

  学校充分发掘教材中与生活中的数学学习资料,相继开发了数学绘本课程、数学童话阅读课程,让儿童了解一些数学的发展起源和数学知识,真正体现学科融合。从三年级开始,通过写数学日记,让儿童更好地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此课程依托集团优势,采用《萝小根学数学》校本教材,引导学生根据预定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最后理解其中的数学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每学期学校还会整理本年级的数学活动课与数学实验课课例,真正将数学知识融入到生活实践中。

数学化、生活化融入教学过程

  学校力求从儿童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引出数学问题,激发学习需要,使儿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探索之中。扩展数学教学中“数学化”的对象,增加数学教学中“再创造”的体验。通过让儿童在经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组织开展以儿童为主体的学习活动,让儿童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实现数学知识形成的经历再现。

  学校构想的评价机制是“全景发展式评价”,即契合数学新课程发展性评价理念,将以人为本的全体性评价、注重素质的全面性评价、注重参与的自主性评价、促进完善的引导性评价、不断进取的激励性评价、面向未来的期望性评价作为指南,进行儿童数学学习与生活融合教学评价机制的实践与研究,形成全面评价儿童数学学习过程与素养发展的一种方法。

  傅洁

标签:数学;儿童数学;数学知识
责编:高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