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苏州政协委员为民生福祉鼓与呼
营造灵活的就业环境、提升公共场所空气质量、守护市民身心健康……
2022-03-31 18:36: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高媛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3月29日,苏州进入“两会”时间,对于疫情相关话题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疫情常态下,营造灵活的就业环境、让市民出行更便捷、提升公共场所空气质量、守护市民身心健康……为苏州市民带来更多的福祉。

  推进疫情下灵活用工人群纾困解困。据对多家企业和人力资源公司的调研,3月份,很多企业的用工需求同比减少40%,很多人力资源公司的人力价格都低于往年,但市场上供大于求的现象造成春季用工市场冷清,整体的灵活人员失业率较高。当前疫情形势尚不明朗的情况下,一部分灵活就业人员缺少收入来源无法维持基本的生计,又由于疫情防控的要求无法离开当地,容易造成一些问题。苏州市政协委员,来自科学技术界别的钱卫波建议政府要密切关注这一人群,一方面需要关爱他们,给予他们基本的生活保障,另一方面要积极搭建用工平台,帮助他们实现有活可干,有收入来源。

  方便市民出行,更好的体现苏州公交服务温情。不管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还是疫情过后,市民对传染病疫情防控的知识有了极大提高,对于戴口罩防控传染病的重要性已深入人心。感冒了,会戴口罩外出,注重咳嗽礼仪,特别在密闭空间的公交车上。因此,苏州市政协委员,来自医药卫生界别的沈蕙建议公交公司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便民服务,例如设立自助售口罩机器提供有偿购买服务,上车后没有口罩者可以用一元钱或刷卡购买一只口罩,方便市民。

  人员密集场所设置健康码智慧门禁系统。商场、超市是人员密集场所,存在着空间相对密闭、人流量较大且人员结构复杂等情况,是疫情防控的难点和重点区域。苏州市政协委员蒋靓,来自苏州市总工会界别,她建议由各市、区政府划拨一定的专项经费,在商超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置健康码智慧门禁系统,同时实现体温检测、健康码识别、身份证人脸比对等功能。由各市、区的商务部门统一负责信息安全管理,并对设备维护进行监督、对使用情况开展抽检,督促企业切实担负起疫情防控主体责任。

  提升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目前一些公共场所,如行政办事大厅、医院、车站、商场等密闭场所,由于季节和中央空调等原因,窗户长时间紧闭,空气流通差,细菌等容易经呼吸道飞沫等途径传播。公共场所空气持续消杀能力不强,空气中病毒消杀方面主要采用了定时喷洒酒精、消毒液,紫外线消杀等手段,有些对人体、呼吸道存在一定危害,消杀时须无人在场,一般是上班前或下班后进行,在人流高峰时段不能持续起到防疫作用。对此,苏州市政协委员、农工党界别的蒋乙明建议:应用技术手段,加强公共场所的持续安全消杀能力建设,在人群密集的地方配备高效空气消毒设备。公共场所消杀手段的选择,应当以安全有效为基础,更应该做到人机共存,且长期可持续地抗菌抗病毒。在行政办事大厅、医院、学校等重点场所,增加具有持续空气消毒功能的设备投入,从而达到持续消毒、长效杀菌、净化空气的作用。如空气净化器、光触媒设备都可起到较好的抗菌、抑菌作用,并且更健康。进一步保持公共场所空气流通,落实全程佩戴口罩防疫措施。对于公共场所管理,尽量创造条件增加空气的流通,多开窗户,密闭环境一定要利用空调、新风系统等通风功能。针对重点场所,建立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平台,并向公众展示。目前全国防疫进入了常态化阶段,一些大型商业综合体也进入了正常营业阶段,建议公共场所定期进行空气质量,特别是病毒细菌的检测,并定期在公共平台上展示,保障群众生活放心、安心。

  推动后疫情时代居民精神心理健康普查。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已持续2年多,新冠肺炎康复患者的精神健康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研究显示,在感染新冠病毒后的一年内,新冠肺炎治愈者出现抑郁症状或难以入睡的几率加了40%,滥用药物的几率增加了20%,他们患创伤后应激障碍、产生自杀念头和恐慌发作的风险也略高于其他未患新冠肺炎的人群。此外,随着新冠疫情防控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区域处于封控区和管控区,对广大居民的日常工作和业余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社会心理和精神健康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苏州市政协委员,来自医药卫生界别的惠李建议苏州市政府财政投入,由苏州市卫健委牵头组织实施,开展心理精神健康的筛查研究,了解后疫情时代苏州市居民心理精神障碍的患病率,构建苏州市居民心理精神障碍的疾病谱,并及早查出具有心理和精神疾病的患者,以确保及时实施干预措施。加大心理精神健康队列建设的投入,探索后疫情时代苏州市居民心理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构建适合苏州市居民的心理精神障碍预测模型,并发现新的可干预靶点,实现精准预防,促进干预的科学、有效开展。开展心理精神健康的科普宣传,向全社会普及此方面的知识。使更多的居民能够早知道、早诊断、早干预;使全社会能够接纳、宽容对待具有心理和精神方面问题的患者。 高媛

标签:苏州市;政协委员;疫情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