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核酸“闪电战”记录苏州都市社区社工的24小时
2022-02-16 18:04: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周莹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所有人员到岗待命!”2月13日下午6点59分,一声紧急令下打破了夜晚的平静。谁能想到,疫情突如其来,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街道全体社工将要面对的是“超时长”与超负荷的忙碌。

  严阵以待,备战区域核酸检测

  2月13日晚,都市社区的社工在收到社区党委书记潘小云的指令后,都第一时间赶到办公室。而当天下午4点半,正在家中煮饭的社工小王早就收到了通知,匆匆炒完两个菜就驱车前去加班。同时,在经历了8个小时的值班时间后,社工小沈还得继续待在办公室与大家一同待命,而社工小钱已火速到达疫情一线支援。描述起当时的情形,潘小云说:“突发情况的到来,让居委会的办公氛围显得尤为冷肃。”

  活动取消,场所关闭,暂缓到校,所有文化、文博场所、景区关闭……各条紧急通知陆续下达,看到这些讯息,社工都深感当下疫情形势的严峻,内心诚惶诚恐。直至将近2月14日凌晨,社区收到上级传达关于做好区域核酸准备的指令,大家真正开启了绷紧全身神经的“白+黑”模式。大家即刻行动,分成三个小组,分别完成领取物资、完善核酸检测点位布置、安排点位工作人员等任务。经过一个小时的准备,当点位陆续拉起警戒线,地面贴上一米线,大家深呼吸一口气,瞬间就有了身临“战场”的紧张感与压迫感。

  一刻不停歇的双手,来回奔波的双脚,随之即来的是,社区收到清晨6点封控小区,6点半开始进行区域核酸检测的命令。全身绷紧的神经,对于社工来说,还没有放松下来过,也不允许放松下来。

  点位布置完,人员安排完,并不意味着可以舒松一口气。社工还要打印上千份人员信息表和已完成核酸检测通行证等材料,还要向全辖区居民发送核区域酸检测的短信通知,紧急寻找、招募核酸检测志愿者……漫长的夜晚,社工都不曾合过眼。

  “我好累,但是我不能睡。”刚做完手术的社工小顾,本该在家中休息,自从接手疫情防控条线,她没有真正意义上地放下工作好好休息过,在这次突发的疫情面前,她更是要求自己要做好“冲锋陷阵”的准备,决不能停息。

  全力以赴,奔赴核酸检测前线

  2月14日6点,园区正式打响区域核酸检测“闪电战”。已到位的医务工作人员在半个小时之内完成了对前来支援的志愿者的培训。社工快速穿上防护服在不同的点位清数、核对物资,传达各点位情况,报送再增物资需求。核酸检测时间未到,点位前,居民就已排起长队。据统计,都市社区共计2500多户居民、近6000人,区域核酸检测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面对庞大的人员数量,所有点位工作人员们唯有咬紧牙关、坚持到底。

  当天的核酸检测现场,居民都自觉地戴好口罩,有序地排队等待。“我6点就来了,现在已经等了两个小时了还没轮到我。”在都市社区东区33幢核酸检测点位,有三条长队,每条队伍都超百人。队伍中的居民在寒风中等待了数时,有的冷得直哆嗦,有的让家人回去添衣御寒,但大家都坚持着排队静等,密切地配合着核酸检测的工作。医务人员背后,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举着喇叭,在长队中来回穿梭,温馨地提示大家“按序排队”、“48小时内接种过新冠疫苗的,请停止进行核酸检测,以免影响最终结果”,还现场为大家答疑解惑,鼓励大家一起坚持、一同战胜疫情。

  核酸检测收尾,社工共祈美好晴天

  “尊敬的居民,请尽快前往核酸检测点做核酸。”“您好,请问你们一家核酸检测都完成了吗?”……2月14日下午3点半,趁着核酸检测工作收尾,现场排队人数逐渐减少,社工“兵分两路”,一边拿着喇叭在主干道、楼幢小道之间循环扩放语音,一边带着志愿者入户统计核酸检测完成情况。“在家里也没事做,不如来收获一份有意义的且特殊的体验。”大学生志愿者小豪说。与此同时,社工小顾带着一组医护人员抽空上门为不便出门的高龄老人做核酸采样。

  当核酸检测工作暂告一段落,收拾完现场,社工本以为可以稍加小憩,结果,部分居民因“时空伴随人员”被附黄码的咨询电话应接不暇,还有居民刚做完核酸就来“求结果”,社工刚歇下的手脚又瞬间忙碌了起来。据统计,整轮核酸,都市社区完成采样人数共计6188人。

  14日傍晚,居委会的灯还通亮,社工仍未归家,潘小云接到指令需继续留守社区待命。“疫情来势汹汹,是不能有一刻懈怠的,社工有责任、有义务守护好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卡,所以我们不能自乱阵脚。”她说,“为防止疫情蔓延,社区后续工作还有很多,但我们都相信,美好的明天总会到来。待风雨过后,又是万里晴空。”

  周莹

标签:核酸;检测;社工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