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2008年9月,20岁的吕晴怀揣着教育梦想升入南京应天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虽然从小没有接受过什么艺术熏陶,但她凭借自己的刻苦与努力,三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2011年8月,带着对幼儿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她来到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实验幼儿园,开启了幼教生涯。
在班级里,她像大姐姐一样爱着每一个孩子,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并时常带领幼儿们一起体验各类游戏和户外活动。不仅如此,她还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为孩子们设计、制作探究性强的游戏材料。作为青年教师,她虚心好学,抓住一切机会向同行老教师讨教经验、交流互动,短短三年已然成为幼儿园的新生主力军中的一员,屡次在幼儿园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中获奖,并和自己所带班级的家长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然而,所有的美好在2014年暑假戛然而止,一场飞来横祸导致她在医院重症监护室整整住了40天,医生判断为高位截瘫。巨大的变故,给她带来了严重的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一度失去了生的希望。但是,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同事们的集体募捐,家长和孩子们的爱心祝福,领导们的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爱……让她有勇气与疾病做斗争,整整三年在医院积极配合治疗,勇敢面对自己,逐步走出心理障碍。2018年,她带着“康复”的心,残缺的身体出院回家了,勉强坐着轮椅、生活还是都得靠妈妈照料。
回家后,她只能躺在床上,每天继续被病痛所折磨着。面对这样的一个自己,吕晴一直在思考:自己身体不能自由活动,但头脑还能思考,嘴巴还能说话,经过不懈的康复训练,手部也还能勉强活动,自己到底还可以做点什么?尽自己仅有的能力为别人做点有意义的事情,让自己的生命体现价值呢?后来她决定,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小朋友录制绘本故事。
于是,她利用手机,下载了APP,给孩子们录动听的制绘本故事,短短两年就收获了很多听众,收听次数近2万。为了让更多人听到“晴姐姐”的故事,都来关心“晴姐姐”,2020年末学校微信公众号专门开设了【实幼“晴”声】专栏。晴姐姐克服身体疼痛,每周坚持结合季节、节日、生活等方面,关注小班、中班、大班三个年龄段孩子的接受能力,为孩子们精心挑选、录制绘本故事。目前已经连续推出了《我喜欢我的小毯子》、《冬至节》、《雪天里的秘密》、《腊八节》、《春节的故事》、《最后一只老虎》、《我和妈妈》、《汤圆》等十多期,每一次故事推出,都得到了大小听众的积极反馈。许多孩子被晴姐姐的声音所吸引,许多家长被晴姐姐的经历所感动,更多的家长和孩子则被晴姐姐用心录制的一个个故事所打动。他们纷纷在公众号后台留言,诉说着自己的感悟。有的家庭已经把听晴姐姐的故事作为家庭亲子固定节目,有的班级跟随晴姐姐的故事内容开展了生动的班级主题活动。
去年冬天的极寒天气使她的身体又一次经历了新的考验,每天在家即使开着空调还是感觉很冷,身体还时不时被神经疼痛所困扰,每晚需要药物帮忙才能入睡。即使是这样,整个冬天,包括春节,她都坚守约定,坚持为孩子们录制故事。虽然孩子们还没有见到过真人晴姐姐,但孩子们已然把晴姐姐当成了自己的好朋友,他们把想说的话画下来、录下来请老师转给晴姐姐,他们和晴姐姐约定在晴姐姐身体允许下的春暖花开时,还要和晴姐姐云上连线,亲耳亲口诉说对晴姐姐的爱。
晴姐姐,正如她的名字,艳阳漫天。相信,晴姐姐在往后的岁月里一定能够继续以坚强的意志、阳光的心态迎接每一天新升的太阳!(李映婳 郁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