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春节前夕,苏州市姑苏区白洋湾街道对辖区就地过年的外地人进行了一次“视频家书”征集活动,录制游子们对远方亲人想说的话,想关照的事情,还有平日里不敢表达的情感……三位来自不同行业的外地留苏人员,通过视频说出了他们对远方家人的思念和新年祝福。
50岁大姐妆容精致录视频
“给我爸妈录视频,我要换一件新衣服!”一听说要录制“视频家书”,高秀娟迫不及待地走进卧室换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化了精致的妆容,以最“完美”的状态呈现在镜头前。
家住春馨园小区的高大姐今年50岁,已经在苏州生活了30年,今年是第一次留在苏州过年。她表示,自己的几个姐妹今年都没办法回老家过年,大家在略有遗憾的同时,也给远在老家的爸爸妈妈寄了不少苏州人过年必吃的卤味,如酱鸭、酱汁肉、苏式熏鱼等,让他们在老家一同感受自己在苏州过年的本地传统风味。高大姐表示,往年春节,爸妈总会在他们临走的时候,在行李的某个角落悄悄塞回“红包”,今年收不到他们的“秘密红包”了。说到动情处,高大姐潸然泪下。
“等到除夕,我们全家就同时开视频,在线一起吃年夜饭,虽然相隔遥远,大家就像吃着同一盘菜,品同一种味道。”高秀娟对着镜头说道。
理发店老板排满“打卡”行程
“往年的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回老家了,生意也会暂停。今年,我们生意要一直做到过年啦!”王女士是春馨园小区门口理发店的老板,对于今年不回老家留苏过年,她并不觉得太多失落。苏州政府发布的“0元逛景点”惠民政策,更是让王女士喜出望外,节假日的行程早已被她安排得满满当当,周庄、狮子林、拙政园都列入了一家人的假期“打卡”清单。
“苏州政府对我们很好,我们在这过得很充实。孩子们,你们要多听爷爷奶奶的话,别忘了写作业,出去玩千万要注意安全……”通过镜头,王女士用最朴实的家乡话,念出了最平凡动人的“家书”。为此次视频录制,她甚至萌生了以直播方式带父母“云旅游”的想法。
社区工作者主动留苏过年
姑苏区白洋湾街道社工王玉辉是一位来自东北的姑娘,因为疫情,她早早主动提出了留苏过年。王玉辉作为社区网格长,肩负着为民服务的使命。自从疫情发生,王玉辉始终坚守在基层一线,为居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面对镜头,她认真地说:“不给组织添麻烦,是我身为社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虽然今年没办法和女儿一起过年,但我相信你一定会理解妈妈的。”
虽然无法回东北,但王玉辉在这儿感受到了别样的“苏州情”,街道、社区都对她表达了关怀,她也第一次和本地居民一起写春联、贴福字,感受苏州的本地年味儿。春节假期,王玉辉还准备和家人开启“云拜年”“云麻将”“云品菜”等新型线上过年方式,在苏州过一个年味不减的新春佳节。 汤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