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吴门拱桥 听盘门历史 这样的暑期课孩子们爱听
2020-08-19 19:15:00  作者:倪晓佳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乐燃激情,再创火红年代”,苏州市姑苏区教体文旅委2020首届中青年干部能力素质提升班第七组的中青年教师走进姑苏区吴门桥街道亲水吴门党群服务中心,给周边社区的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互动课。课堂上,老师们将历史知识和科学实验相结合,充分调动起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听一听历史故事、做一做科学实验、画一画古扇今韵。

来自青干班的李洁老师用一个小问答与在场的三十多个小朋友互动起来,她问道:“大家都知道盘门三景嘛?”二十多个孩子纷纷举手表示知道。这个有着“北看长城,南看盘门”之誉的姑苏景点,由一座古桥、一个古城门和一个古塔组成。“那吴门桥为什么叫吴门桥呢?”李老师继续问道。这就有点难倒孩子们了。原来,古时的苏州称吴,而这座古桥是进入吴国西南大门的必经之路,所以称作“吴门桥”。如今这座古桥经过历史的风霜,是现存最高的单孔石桥。李洁老师通过PPT讲解、视频播放,让孩子从视觉与听觉中了解到吴门桥的历史。

说起石拱桥,这座桥又是怎样承重的呢?姚亮老师接着李老师课时的主题,开始带着大家动一动手,做起科学小实验。在他的讲解下,小朋友们拿着一张白纸,卷起放开,纸张就成拱桥的形状。“大家在自己的拱桥上放上四个小垫圈,看看这座纸拱桥会发生什么?”只见刚刚还成型的拱桥瞬间塌了,好几个孩子脸上露出了失望的神情。“这是怎么回事呢?”姚老师继续解释道,“这是拱足发生了变化。但是,小朋友们可以想想办法,怎么让拱足不变形呢?”“可以加点力,用盒子抵住拱足,这样就不会塌了。”孩子们纷纷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和老师互动着。为了让孩子们验证自己想出的办法,姚老师和其他青干班的老师们拿出准备好的冬瓜块以及装有砝码的盒子,引导他们做一回小小建筑师,搭一座能承重的小拱桥。孩子们四个人一组,合作起来,这个搭桥,那个把盒子作为阻力抵住拱足。“顶住啊……”“ 不行啊!”“用手按住它,给它加点力。”孩子们就这样互相交流着,搭起了一座座能承重的拱桥。即将上小学一年级的王艾妮小朋友说:“这个实验好有趣。大哥哥们好厉害呀,知道把盒子放在冬瓜桥旁边顶住,这样我们组的桥就不会倒了。”

做完了实验,李洁老师又讲起了盘门三景中的瑞光塔和水陆城门,正如碧野先生的《盘门三景》一文中写道:“盘门雄壮、吴门桥明丽、瑞光塔娇媚。盘门的水陆双门,吴门桥的横跨两岸,瑞光塔的临流照影,由京杭大运河连接在一起……”。美不胜收的“盘门三景”在孩子们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记。最后,孩子们用自己各色的彩笔在一面面白色的仿古扇上画出了自己对“盘门三景”的喜与爱,为这一堂暑期课程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倪晓佳

标签:老师;孩子;拱桥
责编:高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