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盛夏之际,“老苏州”的餐桌上总会出现一道“硬香”美食——五香小肉,往往筷子都来不及用,就直接上手拎一块往嘴里送。若是配上一杯冰啤酒,再来几粒椒盐花生米,那绝对是夏日里的味蕾享受。7月15日,苏州平江街道居民——76岁的“老苏州”屈国昌在家中烹制“土法版”五香小肉,还原“老底子”夏日里特有的消暑养生门道。
屈国昌住在苏州姑苏区观前社区颜家巷38号,是一个地道的“老苏州”。每到夏季周末,屈国昌家中必做五香小肉,让外孙、外孙女大快朵颐。与市面上售卖的五香小肉不同,屈国昌烹制时,用的是“老苏州”的土法。
在屈国昌家里,他演示了制作五香小肉的过程。五香粉堪称五香小肉的灵魂,市面上的五香小肉,大多撒的是现成的五香粉。而屈国昌却喜欢自己配比五香粉。他会提前2小时腌制小肉,淋上盐和料酒,再按比例加入桂皮、草果、肉果、八角,几粒丁香。丁香不能太多,不然炸出来的小肉容易色泽变暗。
“苏州人对吃格外挑剔,尤其是在夏季。五香小肉里用到的桂皮、草果、肉果等香料能够消暑养生。”屈国昌说,其中,草果有燥湿功效,肉果能暖脾胃,夏天大家食欲减退,八角有勾香的作用,桂皮有开胃功能。所以,五香小肉不止能满足味蕾,对身体也大有裨益。
大多数五香小肉用的是软肉,而屈国昌却将脆骨部分也一并切小,进行烹制。屈国昌说,老底子的做法就是纯肉跟脆骨混搭着吃,这样吃,口感更有层次。
将锅里的油烧热,把腌好的小肉倒入锅里,轻轻翻搅,煮熟后的小肉变轻上浮。几分钟后,一道喷香的“土法”五香小肉就做成了。
据美食专家周斌介绍,五香小肉这道时令小菜兴起于清中晚期,最初原料都是一些派不了用场又舍不得丢掉的“下脚料”小碎肉。这些碎肉在夏季耐不住放,需要马上处理,趁着油温热腾腾地下锅。也正是因为“出身”不高贵,所以价廉物美,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周斌说:“夏天吃上一盘五香小肉,有滋有味,但又不似汤汤水水那样容易发腻,而是口感清爽,勾人食欲,又具备消暑养生价值。如今,五香小肉已经成为一道风味独特的苏州夏日美食。” 严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