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有机蜜瓜、有机南瓜子仁、野生黑枸杞……近日,苏州大学“绿丝带”公益团的大学生志愿者每晚6点半都会准时开启网络直播,为甘肃民勤县的农产品“带货”,帮助农民朋友销售滞销农产品,共同抗击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而每一位购买者除了买到的农产品外,也将得到一项特殊福利,以他们的名义在腾格里沙漠种下一棵梭梭树,帮助民勤县防风固沙。
“大家好,我现在为大家展示的是有机蜜瓜。民勤县作为闻名全国的‘瓜乡’,已经有长达50多年的种植历史啦!”主播华辰同学在镜头前边切蜜瓜边向观众介绍道,“我们的有机蜜瓜个大肉厚,汁多味爽,香气独特,是被国内贸易部评为‘中华老字号’产品的绿色食品哦。”通过热情的展示、生动的解说,再加上耐心的解答和各种创意吃法,直播间里的蜜瓜、枸杞等农产品成了“抢手货”。直播助农首日,公益团就为民勤县拿下了212单,累计销售有机蜜瓜770斤,所有产品销售额超1.2万元。
第一次参与直播助农的2019级城市管理专业的郭新宇在加入“绿丝带”时已经做好了参与甘肃沙漠地区治沙护林的准备,他说:“这次受疫情影响而改的直播助农是一次新奇的尝试,直播架、直播平台、直播销售技巧、直播产品打造等,于我而言都是崭新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赵禹齐也在助农直播中收获了格外有意义的大一暑期实践经历,“以后如果有机会,我希望能以更多样的方式去帮助受到疫情影响的农户们。”
“绿丝带”公益团成立于2013年,是一支由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党团组织创立的暑期社会实践公益团队。八年来,“绿丝带”公益团坚持筹集资金、人力、物力,每年利用暑假组织团队成员深入西北沙漠,在甘肃省民勤县开展沙漠绿化、防风治沙、生态护林和沿海地区环保宣传教育等活动。公益团在成立之初便在“拯救民勤志愿者协会”的协助下负责“苏大林”的种植与防护工作,如今的“苏大林”已建成压制麦草沙障157000多平方米,新建梭梭林面积达16950平方米。这些绿植有效阻止了当地的沙漠化,减少了大风和沙尘天气的出现,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情况,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产品产量,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今年3月,“绿丝带”公益团的大学生们得知民勤县今年受到疫情影响,原本就销售渠道单一的农产品更是面临滞销困境。无法前往民勤县开展防风防沙活动的志愿者们及时转变帮扶模式,与甘肃省民勤县政府、民勤县国栋生态沙产业专业合作社及民间志愿者协会携手,通过志愿者招募、资金募集、瓜果网销等活动,开展线上抗疫助农活动,为受疫情影响的当地农户宣传瓜果,获得450余人次支持,总筹款6万余元,为团队抗疫助农开了个好头。如今,“绿丝带”再次行动,开启直播,为农户们做最有力的宣传,共克疫情。
为了帮助当地继续防风抗沙,同学们想到了“瓜果换梭梭”的办法,每下一单沙漠有机农产品,就会以购买者的名义在民勤种一棵梭梭树,可谓是一举多得。购买者所在家庭还会获得公益团颁发的“公益家庭”证书,让公益之风代代相传。
指导老师刘娴琳表示,本次带货直播是“绿丝带”公益团的首次尝试,主要是借助直播的形式对接农户与市场,帮助他们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让民勤县的好东西“走出去”,也让参与活动的同学在暑期开展特别的实践。“我们要以苏大青年之力,汇聚公益与爱心,助力民勤县的防沙治沙与乡村振兴,让‘绿丝带’一直飘扬。”
此次受助的甘肃民勤县农户们十分感谢“绿丝带”公益团师生的宣传推广,“辛苦大家帮我们推广特色产品,感谢每一位朋友的支持。”目前,在大学生们的帮助下,民勤县部分农产品滞销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张东润 高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