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端午情 拳拳爱国心
2020-07-02 21:27:00  作者:倪晓佳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农历五月五,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门口挂艾草菖蒲,家中包粽品粽,每家每户都飘出一丝淡淡的草药香。端午佳节来临之际,为了充分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苏州市姑苏区吴门桥街道南环第二社区党委开展了“浓浓端午文化传承 爱国主义经典诵读”活动,让党员在传统的制糯粽香囊、品传统风味等活动之余,体味粽艾之香背后寓意深长的文化魅力。

活动中,《屈原颂·生死交响》《端午》《蜀相》和《沁园春·雪》等朗诵作品,多为爱国主义题材的诗词,或歌颂屈原的短文。“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沈瑾阿姨朗诵的诗词《端午》细语浅诉,低声呢喃,如诉如泣;王建栋师傅朗诵的《屈原颂·生死交响》慷慨激昂,高声呐喊更荡气回肠,“你是谁,仰望苍穹的目光为何那样孤独,可以去国高就,又为何选择故土流浪,衣袂飘飘秋兰为佩,又为何形容枯槁,江畔彷徨……”

屈原与端午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相传,屈原在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后,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于农历五月五日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在他投江后,当地百姓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这就有了端午品粽的习俗。

郑致琛师傅的原创作品《祭屈原》,以陆龟蒙的《离骚》“天问复招魂,无因彻帝阍。岂知千丽句,不敌一谗言”为引言开篇,叙述了屈原的一生以及自己的一番感悟,描绘了屈原的人格力量与悲壮精神,歌颂了屈原为理想和志向奋不顾身、坚贞不屈的牺牲精神,以及对百姓的无限赤子之情。他的短文将朗诵会推向了高潮,向在场的党员们传递了自己对爱国诗人的理解,以及中华经典文化中的正能量;他的情感带动着聆听者一起律动,爱国、感恩、自强、奋进之情油然而生,唤醒了大家的慎思追远之情,激发了大家的满怀豪情,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在爱国主义经典诵读的一声声铿锵有力的朗诵、一句句饱含深情的颂扬中,党员们感受到传统节日的浓郁文化气息,享受了传统文化的深厚沉淀,同时也激发了爱国主义情怀,决心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努力为中国梦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倪晓佳

标签:传统节日;爱国主义;朗诵
责编:高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