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捕蛇者” 40年与蛇为友
2020-05-21 18:45:00  作者:严洁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在苏州,捕蛇算是一门特殊的手艺。现如今苏州的捕蛇者已寥寥无几,56岁的徐建华就是其中之一。平日里,他是姑苏区平江街道永林新村物业上的一名保安,一旦接到110报警中心或相关派出所的电话,他就摇身一变,成为一名义务捕蛇者。

近日,观前社区工作人员李静正在办公室值班,角落里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冷静下来后,李静根据气候和声响推断,这极有可能是一条蛇。她立即上报有关部门,找到捕蛇者徐建华,帮忙捕蛇。

徐建华赶到后一阵搜寻,果然在角落里找到一条怀着身孕的家蛇。蛇身长2米,嘴里还吐着信子。为了防止它攻击人群,徐建华及时疏散了社工和围观群众,将蛇逼到墙角,迅速用手按住蛇身,将蛇抓住放进铁笼内。“蛇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家蛇不具有毒性,我会尽快将它放归自然,找个合适的地方帮它‘回家’。”徐建华说。

据徐建华介绍,城市里大家看到的蛇,普遍是以下几种情况:一种是蛇在蜕皮期间找寻躲避场所,找一些老鼠、青蛙多的地方停留;另一种是从居民家中逃出来的宠物蛇,这种情况在苏州工业园区较为多见,主人以年轻白领为主;还有一种情况比较有意思,孵蛋的鸟妈妈为了补充营养,会到处找蛋吃,其中就有蛇蛋。可还没等鸟妈妈开吃,蛇蛋就破了壳,小蛇像蚕宝宝一样跑了出来。徐建华说,“蛇破蛋而出只需要15天,时间非常快。破蛋后,它会在鸟巢附近找地方安家、生长。”

徐建华的捕蛇生涯已有40年光景。谈及这门手艺,他说都是经验的积累。在接到捕蛇任务抵达现场后,徐建华会利用嗅觉、听觉判断出蛇的大致位置。“家里没有特殊气味的话,我进屋后就能闻到蛇的味道。蛇在吐信子的时候也会有动静,爬行时鳞片与地面摩擦也会发出声响。普通人不一定闻得出、听得出,一定要专业的捕蛇者才行。”徐建华还擅长辨“蛇路”,听上去有点玄乎,他解释道:“蛇爬过后,这条路上会出现凹型的‘蛇路’,有的容易辨认,像水管压过的痕迹,有的不明显,普通人难以辨认,需要专业的人才看得出来。”

蛇的速度比人快很多,一眨眼工夫,就能爬出几米远。徐建华在捕蛇时会眼疾手快地抓到蛇的七寸位置,同时,保证轻手轻脚,不让蛇受惊吓,在两分钟内将它稳稳拿下,装进捕蛇笼内。

随着苏州城市生态越来越好,徐建华发现,近几年,城市里蛇的数量越来越多,他一个月能接到20多起捕蛇任务,每年捕到的蛇少说也有几百条。捕到蛇后,他会联系相关自然保护机构和公益放生人,还蛇于自然,将其放归森林。“现在,城市里的捕蛇者越来越少,生态好了,蛇却越来越多。特别到了夏天,少不了要我帮忙。因为这是一件公益事,所以领导和同事都很支持我。”徐建华乐呵呵地说。严洁

标签:徐建华;捕蛇;苏州
责编:高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