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2022年3月份“沭阳好人”“最美巾帼人物”名单公布!
2023-03-15 12:23: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江南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总有一种力量,震撼我们心灵;总有一种品格,让我们为之动容;总有一种感动,激励我们勇毅前行。@沭阳人,看过来!2022年3月份“沭阳好人”“最美巾帼人物”名单公布啦!快来看看有没有你认识的人~

  【敬业奉献】

  李彦春:带领村民走上花卉致富道路的好支书

  李彦春,男,1961年出生,中共党员,沭阳县颜集镇堰下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自1983年退伍回乡到村里参加工作后,“让村子强起来,让群众富起来”是他不变的初心,近40年来,他带领群众种植花木、培育电商,一步步把曾经一穷二白的后进村发展成为“全国文明村”“中国淘宝村”“江苏省电子商务示范村”“江苏省美丽乡村”“江苏省民主法制示范村”等多项荣誉的先进村。曾荣获江苏省最美人物、江苏省百名示范村书记、江苏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全省农村基层党建特殊贡献奖、江苏省吴仁宝式优秀村书记等荣誉。

  带头谋发展,做花木产业发展的“开路人”

  1983年底,李彦春退伍回到家乡到村里工作,结合当地实际,他干起父辈们的卖花老本行,在他的带领下,全村发展成百人组成的自行车车队跑市场,村民生活条件逐步改善。1990年,李彦春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为了彻底改变全村落后面貌,他率先建起了苗圃,在他带领下,村支“两委”成员带头承包土地扩大种植规模,实现了带头致富。随后,他又动员村民进行花木种植,对农户实施“一对一”帮扶,全村掀起了花木种植热潮。1992年,全村花木总面积已突破3000亩,花木年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

  互联网创业,做网络富民的“领路人”

  2006年前后,村里部分青年开始尝试网上销售花卉,李彦春发现其中广阔的发展前景,李彦春当机立断,便组织电商培训班,送村民到阿里和京东总部学习,并在村里设立网络创业服务站,村民创业需要办营业执照或者贷款,都可以帮忙。在堰下村建设快递物流一条街,方便村民发货。村民在网络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技术、资金、运输等难题,都能在村里很好地解决。目前,堰下村共开设网店1000多个,2021年度全村花木电商线上销售额达5亿元。村民年人均收入达3.3万元以上。

  提倡诚信经营,做花木电商品牌的“守护人”

  2021年,网上有贩卖假种子、劣质花卉情况严重影响了堰下村花木品牌,李彦春充分发挥村支两委和党群议事会作用,首创《网络电商诚信经营村规民约》,对网络电商诚信经营行为提出了十项明确要求,从源头对堰下村花木电商经营行为进行规范约束,提升了堰下村花木品牌的形象。此外,他全面推行“互联网+花木”发展模式,鼓励花农发展家庭园艺基地,走品牌之路,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人民网、新华网、《新华日报》等国内数十家主流媒体先后对李彦春及堰下村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

  【孝老爱亲】

  赵美林:行动诠释亲情 陪伴传递孝道

  赵美林,女,1958年10月出生,沭阳县十字街道东南村村民。1981年赵美林与蒋凤传结婚,婚后她精心照顾家庭,是丈夫眼中的好妻子,公婆眼中的好儿媳。三年后,她的儿子出生,一家人其乐融融。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孩子不到一周岁时,外出打工的蒋凤传在回家途中遭遇车祸,在医院昏迷了52天,经过抢救总算是捡了半条命。由于伤情严重,蒋凤传身体不能动弹,大小便失禁,尤其是大便清理更为困难,赵美林没有半点抱怨,不分昼夜照料瘫痪在床的丈夫,想方设法让丈夫吃好吃饱。蒋凤传病情稳定后,赵美林坚持每天给丈夫按摩,每次1至2个小时,按摩后常常是两手麻木连筷子都捏不住。丈夫出事后,家庭的重担落在了赵美林身上,不仅要做家务,还要干农活,年轻的她默默地承担起一切,背地里她常常是以泪洗面。九年前,赵美林娘家哥哥不幸去世,因为放心不下年迈的老母亲,便将母亲接到自己家中照顾,她总是说:“母亲一个人把我们养大成人,不知吃了多少苦,现在她老了,服侍好母亲是我当子女应有的责任。”在她的照顾下,老人家逐渐从丧子之痛中走出来,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宿迁手机台等媒体对赵美林的孝老爱亲美德进行了宣传报道。

  【孝老爱亲】

  杜加翠: 弱女子撑起家庭一片天

  杜加翠,女,1970年1月出生,沭阳县龙庙镇沙堰村村民。杜加翠1993年嫁到龙庙镇沙堰村,婚后夫妻和睦,家庭幸福。2005年,杜加翠的公公突患脑血栓,随后又患上老年痴呆,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杜加翠不仅不嫌弃,还总是细心给他清洗、按摩、翻身。天有不测风云,2012年,杜加翠的丈夫又突发脑溢血,出院后身体一直虚弱丧失劳动能力,平时还要长期吃药,家庭的重担全都压在了杜加翠身上。杜加翠的婆婆膝盖长有骨刺,但因身体原因无法手术,也长期受到病痛的折磨。日常杜加翠总是先服侍好公公,然后再搀扶婆婆出门锻炼。2019年,杜加翠自己又身患疾病,手术后她不顾医生劝阻,提前回家照顾丈夫和公婆。她每天早上五点就起床做饭,给公公喂药,照顾婆婆和丈夫吃饭,忙完家务后杜加翠再去做农活,整天忙得像个陀螺。面对困境,杜加翠倔强的撑起一片天,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照顾家人、温暖家人,受到村民们的一致称赞。她荣获2021年度“龙庙孝星”荣誉称号。

  【助人为乐】

  何丹杨:创业有成回报家乡捐资助困传递温暖

  何丹杨,男,1996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沭阳县高墟镇河北村村民,宝应县腾飞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何丹杨创业致富不忘家乡,积极为父老乡亲做力所能及的事。点亮乡村生活,开启公益之路。2019年,高墟镇河北村为改善交通环境,新建一条水泥路,但因未安装路灯,村民夜晚出行极不方便。为了筹集资金,高墟镇河北村委会发出“点亮乡村”倡议,何丹杨带头捐款1万元,为点亮乡村购买太阳能路灯出一份力。自此,何丹杨也开启了人生公益之路。捐赠防疫物资,助力疫情防控。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面对基层疫情防控的巨大挑战,何丹杨率先向镇政府、河北村委会、湖东派出所、交警大队十一中队捐赠5万元防疫物资,用实际行动助力疫情防控。赠送防洪物资,助力抗洪抢险。2021年7月,何丹杨听说家乡连降暴雨和受上游泄洪影响,新沂河水位不断上涨,防汛抢险进入紧要关头,乡亲自发到新沂河大堤护堤抗洪,何丹杨立即放下工作连夜赶回沭阳,为村民们捐赠3万元的抗洪物资,助力抗洪抢险。慰问孤寡老人,助力爱老敬老 。何丹杨说,“我生长在河北村,什么时候都不能忘本。”他也是这样做的。2020年7月,何丹杨组织一批志愿者来到家乡湖东开展慰问活动,为老人送上3万元的生活物资,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2022年1月,何丹杨又为敬老院的孤寡老人送上4万元的过冬物资。关爱困境儿童,助力健康成长。2022年春节前,何丹杨了解到家乡部分事实孤儿家境贫困,他当即与高墟镇妇联联系,于1月27日组织企业员工来到高墟镇,为43名困境儿童送上4.3万元慰问金以及书包等文具用品,助力孩子们健康成长。与此同时,何丹杨还长期资助陕西省定边县两名贫困学生。自2019年至今,何丹杨回报家乡的行动从未间断过,捐资购买路灯、资助贫困学生、关心孤寡老人……何丹杨说:“目前的公益事业仅仅是一个开始,我要把公益事业继续做下去,帮助更多的人。”

  【助人为乐】

  张以松:疫情面前,当好困难群众的“守护员”

  张以松,男,1975年11月出生,沭阳县沂涛镇赵涧村村民。今年3月22日,沂涛镇从外省(市)返乡人员中检测出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疫情防控工作迅速进入攻坚克难阶段。3月23日上午,张以松便在抖音平台发布捐助信息:免费为全镇70岁以上、儿女不在身边的老年人以及行动不便的困难群众配送米面油盐等生活用品和防疫物资上门。他根据接到的需求信息,一一统计需求物资,自掏腰包到超市一一购买,然后与妻子王青荣一起推着电动三轮车挨个送到困难群众手中。受到捐赠的群众无一不对他的温暖行动表示感激,张以松却说,“不用谢,抗疫工作人人有责,我们大家都在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还主动到沂涛镇赵涧村村委会,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并嘱咐村干部说,“如果有群众需要帮忙,尽管和我联系,我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目前,张以松已为一百多户家庭送去米面油盐和口罩、消毒液等物资,价值2万余元。张以松一直是一个热心肠的人,他在沂涛镇太平街经营着一家电动车专卖店,平时无论是街坊邻居还是过往群众,只要遇到困难,他都会毫不犹豫伸出援手。“老张,我家水管坏了,能不能帮我修一修?”“师傅,能不能帮我给车子加个气啊?”每当有人需要帮忙,他都会力所能及地去帮助。街坊邻居一提到张以松,都打心眼里为他竖起大拇指。“这些都是小事,不足挂齿,再说,帮助别人,自己也会很快乐。”张以松说。在这特殊时期,张以松把爱心打到公屏上,帮助家乡特殊群体克服困难,以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担当,已成为花乡人民心目中的抗疫楷模。

  【最美巾帼人物】

  庞以芹:抗疫扶贫齐出力 迎难而上展风采

  庞以芹,女,1980年8月出生,江苏必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沭阳人,她一直信奉实干兴业,踏踏实实,用勤劳和汗水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十年前毅然投身家乡经济建设,率先垂范,带动农村留守妇女近100名就业致富。她热心公益事业,勇担社会责任,先后共捐款30余万元用于学校建设、修桥筑路、妇女儿童事业、助学、扶贫等。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她积极响应号召,紧急复工复产,保障了当地急需消毒防护产品的供应与储备,向湖北省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及县“疫”线捐赠疫情物资总价值超400万元。庞以芹被选为沭阳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胡集镇妇联副主席,个人先后被评为“沭阳县优秀科技工作者”“宿迁市五一劳动奖章”“沭阳县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庞以芹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江苏省抗疫最美家庭”。她的抗疫事迹先后被新华日报、宿迁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

  张慧君:巾帼不让须眉的“90后”

  张慧君,女,1991年8月出生,江苏奕之昌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慧君2014年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毕业参加工作以来,先后担任江苏奕农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研发部主任,尤其担任奕农生物研发部主任以来,在科技研发工作上勇于创新、勤于实践、精于设计,从产品研发定位到融入文化元素定性,从产业发展到企业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卓有成效。个人发明“一种葡萄糖氧化酶EGOD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一种脂肪酶EALIP及其基因和应用、一种酸性β‑葡聚糖酶NGlu及其基因和应用、一种高比活木聚糖酶XYN11F63及其基因和应用”等专利8个。2021年7月,由于她成绩突出,被委任为子公司江苏奕之昌新材料有限公司法人、总经理,授任以来,勇于创新,着力于厂房改建、机器安装等工程建设,还不忘新产品技术研发初心,赢得了奕农生物集团公司的优秀表彰,和社会认可、客户信赖、业界好评。2022年1月,在政协沭阳县十三届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政协常委。

  董志芹:工作家庭两不误矢志撑起半边天

  董志芹,女,中共党员,1967年3月出生,沭阳县沂涛镇三杰村党支部副书记。提到董志芹,凡熟悉的邻里乡亲提到总会夸奖:“他们家孝顺和睦”,这对普通的农民夫妇,成家至今,夫妻和睦,勤劳奋进。这是一家讲求孝义的家庭,孝老爱亲在董志芹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诠释,她几十年如一日精心照顾患病在身的婆婆,迎得老人的爱戴。而今,生活并没有照顾到这个勤奋的女人,日子过得正美满的时候,丈夫又突发脑溢血导致半身瘫痪,病症随时都有复发的可能。董志芹又身为三杰村支部副书记的职责,在工作与家庭之间她运筹得很好,一边要照顾年迈且患有心脏病和哮喘的婆婆,还要时刻关注丈夫的病情和每日的生活起居,还有尚幼的孙女等着她照顾学习和接送上下学。就是这样的艰难她也没有把工作落下,疫情期间作为党员的她勇当先锋在最危险的地方坚守岗位。平时的工作中也从未以家庭琐事为由怠慢工作,反而每项工作都干得很出色。近期的疫苗接种工作她更是每日都站在医院接种点等待群众前往接种疫苗,为他们早早办好手续,联系本组村民按时接种疫苗。她常说:“工作要讲责任心,家庭要讲爱心和责任心和耐心。”

  董志敏:矢志扮靓绿色的“半边天”

  董志敏,女,1975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江苏省沭阳县吴集邮政支局投递员。董志敏是沭阳县邮政公司吴集邮政局的一名投递员。在投递工作中,她根据客户情况及时调整了出班时间和投递路线,每个投递点的到达时限都控制在10分钟以内。自参加工作以来,董志敏共投递报刊、信函几百万余件,从没有发生一起误投、漏递邮件现象,也没有收到用户的一次有理由申告,实现“零差错”及“零投诉”。在攻坚克难脱贫战斗中,董志敏主动请缨,结对帮扶二名贫困户。在了解贫困原因后,她周密制定该二名贫困户的脱贫计划,帮助二名贫困生提前完成了脱贫。三年防疫抗战中,她自愿疫情义务宣传员,每到一处,不厌其烦地讲解防疫资料,还自费印发一些疫情防控宣传单,履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自参加工作,连续8年获得县邮政公司“优秀投递员”,3次获得县“先进个人”,曾荣获县“青年突击手”;2016年被评为县劳模,2018年被评为市年劳模,并当选为中共沭阳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光荣出席了县党代会。(江南)

标签:健康成长;沭阳县;奉献
责编:钱海盈 陆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