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党媒深入基层、赋能党员冬训的“最后一公里”,2月6日,新华报业驻点记者走进海门街道赋能基层党员冬训活动在南通市海门区五港新村社区举办。本次活动以“新华思想润海门 江南文脉在基层”为主题,来自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海门区委宣传部、海门街道、基层社区村联系点等一百多位相关代表齐聚一堂,共绘江海大地最美红色画卷。
海门区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局长沈小明在致辞中表示,回顾2023年,海门街道交出了一份成绩过硬的“冬训答卷”,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各位村(社区)书记、老党员、同志们的共同努力,得益于江苏新华文投的展“纸”传音和各大记者的执“笔”付出。“新华文投考虑到了方方面面的因素,从一份报纸、一本书籍、一对春联一个福字到老党员珍贵的“生日报”、将新华日报上的海门发展新格局内容整理成集等等,这些都是要从当前繁忙的事务中挤出时间、集中精力才能完成的,这也充分体现了新闻人的做事温度和为人情怀。我们相信:这次活动必将为两方合作共赢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江苏新华文投副总经理沈东表示,在本次活动中,党媒与基层共同架起“福”的桥梁,在思想上“加钙”、在政治上“加油”、在行动上“加压”。这次由新华文投、江南时报、海门街道党工委共同主办,海门街道21个社区村居共同承办的党员冬训活动,以“新华思想润海门 江南文脉在基层”为主题,通过送“理”、学“理”、传“理”、颁“礼”、揭“福”等六个环节,丰富了党员冬训的形式,为“最长党龄的党员”颁发“生日报”,“党媒走基层+党建传红音”的创新,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在行动上促进社区和乡村更好发展,并自我加压,形成自治、德治、法治、共治为一体的融合治理体系,让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活动现场,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记者代表向21个村社区党员代表(百姓名嘴)各赠送一套《2024年新华日报思想周刊文丛》书籍。沈东、沈小明向21个村社区书记(领头雁宣讲人)赠送《新华日报上的海门发展新格局》子集。
“作为基层社区工作者,群众工作是开展社区工作的基础,在群众工作中,我们应该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在海门街道“拾理红音”宣讲队成员进行冬训微分享活动环节,“领头雁”宣讲队成员、解放西路社区党委书记黄海表示,近年来,解放西路社区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聚焦“小切口”、办好“小实事”,突出“群众”这一基层治理的关键主体,推行“四情”群众工作法,形成“三带一跟”的工作格局。
“党员冬训是筑牢精神之基、补足精神之钙的好时机,是提升基层党员综合素质、增强实干本领的‘加油站’,也是强化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蓄能池’。”“领头雁”宣讲队成员、五港新村社区党总支书记李清在冬训微感悟分享环节中表示,五港新村社区党总支党员冬训工作开展以来,更深刻地理解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也更深刻认识到了自身肩负的职责使命,明确了努力方向。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去认识、谋划和推动社区治理工作,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为民办好事、能办事、办成事的能力。
海门街道宣传委员黄丹凤、海门街道组织委员潘秋梅向村社区党龄最长的21名老党员颁发“生日报”,这份特殊的礼物让老人们激动不已。“今天的活动非常有意义,让我更加深刻地了解新华日报的红色历史。作为一名62年党龄的老党员,能收到这样的礼物特别感动,我也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以夕阳余晖奉献社会。”
活动最后,江苏新华文投副总经理沈东向海门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施佳男赠送一套《新华日报发刊词》。双方共同开启送春联、“福”字箱,向广大党员群众送上新春的美好祝福。江南时报记者 姬传涛(袁宇韬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