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调整到南通市崇川区文峰司法所担任副所长已一年有余,作为有一个9岁孩子的妈妈,李孝文每天规律地变换着角色,随着对社区矫正的理解由最初的“教育+惩处”,到现在的“帮扶+教育”,这一年多在审前调查、实地查访、教育谈话等工作中的摸爬滚打,使她对社区矫正的认识逐渐丰满,帮扶+教育才是社区矫正的重中之重。
一箱苹果
在一次与社区矫正对象陈某谈话后,李孝文发现办公室的角落里多了一箱苹果,电话联系后证实是陈某谈话前悄悄放下的,陈某表示,一箱苹果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表达一下对你们的谢意,直接给你们又不肯收,所以……祝你们都平平安安。李孝文婉言谢绝后,下班时把苹果送回了陈某的水果摊。
社区矫正对象陈某,与妻子都是外地来通务工人员,夫妇俩带着6岁的儿子在市区摆水果摊为生,这是陈某一家唯一的生活来源。一天清晨,陈某急急忙忙出门打理水果摊,把信息化核查手机忘在了家中,核查时工作人员连续拨打电话无人接听,李孝文便与社工上门查找,然而电话在家中有铃声,却无人应答,到了水果摊发现陈某已经在忙碌,李孝文随即约了陈某到司法所接受教育谈话。针对陈某已两次发生违反信息化核查管理规定的行为,司法所经合议决定提请给予训诫处罚,陈某知道多次处罚后可能面临被撤销缓刑,对处罚不理解,并且情绪激动:我就3个小时没带在身上,又没有离开崇川,就要处理我,太不近人情了。李孝文安抚了他的情绪后,耐性地说服他:监督管理规定曾经多次反复强调过,为什么你仍会发生,说明你没有把平时的教育学习真正记到心里,今天的违规虽然没有产生严重后果,但是如果继续这种态度,就会不断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处罚的目的不是为了撤销你的缓刑,是为了加深你对规定的理解,规定就是红线。只要你在以后的矫正期内把社区矫正各项规定落实到行动中,那么这次训诫就发挥了作用,对你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就不会造成影响。
为了不至于影响陈某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李孝文把对陈某的实地查访、个别教育和递交思想汇报都安排在中午或晚上下班后进行。9月份开学前,针对陈某的家庭情况,李孝文帮助其申请了一次性困难补助,为陈某的儿子送去了雨衣、雨伞、雨鞋,儿童书籍、书包、画笔等文具,陈某为了表示感谢,在一次谈话后偷偷放下了一箱苹果。对陈某的教育管理,使李孝文第一次体会到对社区矫正的教育管理绝非是一个说一个听的简单说教,而是一项帮扶+教育的系统工程,用法度+温度才能焕发教育矫正的无限光芒。
年三十夜
2023年1月21日夜正是万家团圆的时候,也是李孝文有生以来最难忘的除夕夜,不仅因为这是三年疫情后的第一个春节,更是让她经历了一次惊险的生死营救。
当晚十点多,正和家人看着春晚的李孝文突然收到老所长的信息:舒某在家和丈夫闹矛盾,情绪激动!一看到舒某的名字,李孝文整个人就紧张起来。舒某是刚到所里报到不久的贵州籍社区矫正对象,26岁,育有两个孩子。早早结婚,外出打工,误信他人出借银行卡,被判处缓刑一年,报到时,李孝文发现这个小巧的女孩,用长发遮盖了几乎整张脸,眼神游离。在向其丈夫了解后得知舒某患有严重的抑郁症,此后的工作中,李孝文格外关注,节前还专门进行了走访。
收到信息,李孝文来不及多想,把孩子交给家人,立即赶往了舒某家。舒某十几岁辍学后便结婚生子,生活中多次遭遇家暴,这次被刑事处罚又让她觉得很自卑,晚上吃年夜饭时,丈夫往事重提,两人暴发争吵。现场,舒霞坐在地上,痛哭流涕,一有人靠近,她就手抓脚踢。舒某,你这样干嘛?李孝文一把抱着她,一番安抚后,舒某才逐渐平静下来。大约过去两个小时,舒某说想要休息,李孝文把她扶上床,盖好被子,准备出来与其丈夫谈谈,没想到一转身,舒某从阳台窗口跳到了空调外机上,六楼的高度足以致命,情况万分紧急。李孝文赶忙报警,消防、公安到场后,发现防护垫受现场条件限制,无法施救,舒某又拒绝营救人员靠近,情绪非常激动。舒某口中念叨:对不起孩子,对不起家人,现在又犯了法,如果跳下去死了是不是就没有这些烦恼了……李孝文劝她:你听姐姐说,如果心里还有你的孩子、家人,你就不能跳下去,你这样他们是不是更难过,你的孩子就再也没有妈妈了。李孝文出生于重庆,贵州和重庆方言基本相同,就不停地用家乡话安慰舒某,同样作为母亲的李孝文此时仍不住流下了眼泪,嗓子也变得有些沙哑,虽然又急又怕,但李孝文还是在心里默念:一定要救下她。“你光着脚在外面,一定很冷吧!”李孝文以递袜子为借口,上去一把死死抓住舒某的手,再也没有松开,直到在消防队员的帮助下把舒某拉了回来。回到家中已是凌晨3点多。
经过司法所和家属监督人的共同努力,舒某的情况慢慢好转,现在舒某已经在学习美容美发,准备开始新的生活,家属多次向李孝文表示了感谢。李孝文根据舒某的实际情况调整实施了新的矫正方案,并把自己买的《真希望你也喜欢自己》借给舒某阅读。在一次走访中,舒霞递给了李孝文一个贵州的火腿月饼,李孝文鼓励她,以后的生活就会像月饼一样甜。
每个人都会遇到至暗时刻,沮丧、自卑、崩溃、后悔……对于社区矫正对象来说,缓刑考验期也许就是人生的至暗时刻,不要害怕生命中有裂缝,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工作之余,李孝文也在不断地思考:我愿意做那一束光,引领迷途者们寻找心中的远方……
微光成炬
文峰司法所在崇川区是一个大型所,社区矫正对象长期保持在60名上下,超过全区总人数的10%,还有100多名安置帮教对象,老所长面临退休离岗,除了特殊人群管理,司法所还要承担着辖区矛盾纠纷调处、复议应诉、法治宣传等工作,李孝文已经在谋划司法所工作的未来。她品味着一年多来社区矫正工作的酸甜苦辣,也在收获着一个个对象从她手上顺利解矫后的快乐。法律是刚性的,甚至是冷冰冰的,但是社区矫正应该是柔性的,有温度的,依法管理,同时也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李孝文认为,自己就是司法行政战线上的一束微光,像萤火虫一样追逐着法治的光芒,她坚信,这束微光会吸引更多的萤火虫,不断汇聚成为司法行政的火炬,传递法律的温度,点亮更多的司法行政人的为民初心。(严如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