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云卷秋意,轻风习习。走进江苏如皋,村居错落有致,道路干净平坦,绿油油的良田规整成片,一汪汪清水潺潺流动,鱼翔浅底、水波荡漾……一座座村庄既“秀外”又“慧中”,一幅幅村村优美、家家整洁、处处和谐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水系连通治河道
“河清岸绿”打造“水美生态”
走在如皋市下原镇花园头村的小道上,淡淡的湿润清香从整洁的河岸一直飘到鼻尖。碧水悠悠,水光粼粼,树影朦胧,不远处几只在河边嬉戏的小鸭为初秋平添了不少闲趣。
“以往这条河又脏又臭,水面上的垃圾、浮萍等非常影响感观。现在不仅环境变好了,我们年底还能分到几斤鱼呢!”谈及门口小河的变化,住在附近的村民宋炳如喜不自胜。
拆除坝头坝埂、埋设管涵沟通、改造滚水坝控导,连通家沟家塘;投放鱼苗18万斤,年底分鱼;河坡发包到户,种植麦冬、蘘荷等经济作物……下原镇认真践行“以利益共享推动河道自治共管”的理念,逐步实现沿线群众自觉参与水体环境保护,不再乱占河道公共区域、垦坡种植、随意倾倒生活垃圾,形成反哺促进水清鱼肥的良性循环,大力推动河岸的绿化美化和长效治理。
如今,一幅“河岸常绿水长清”的优美画卷正在下原大地上缓缓铺就。
秸秆综合再利用
“生态包袱”变为“绿色财富”
“预计今年能处理6000吨秸秆,并以2:1的比例生产出4000吨纤维素和2000吨黄腐酸肥原料,可以实现秸秆成分100%利用。”大惠秸秆综合利用(如皋)有限公司研发协调人胡永忠介绍。
大惠秸秆综合利用(如皋)有限公司2022年在如皋市下原镇成立并投入生产。据了解,公司以市场价360元/吨左右的价格向附近乡镇的村委会、种植大户和散户收购秸秆,采用纯生物霉菌制剂进行分解,经过破碎、清洗、发酵、分离等十几道工序,将纤维素和黄腐酸分离,分别用于制作纸浆和肥料,技术水平属国内唯一。
“传统的秸秆少量还田可增加土壤肥力,但持续大量还田也会带来不少弊病,而经由我们的项目制成肥料再还田就没有这样的风险。”黄腐酸肥料不含抗生素、激素,有机质含量高,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
通过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秸秆撕下“废弃物”的标签,露出“金里子”。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秸秆处理难的问题,同时减少了对化肥农药、树木纸浆的依赖,有效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推动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村庄清洁进行时
“人居环境”按下“美颜键”
“真是没想到积分还可以用来剪头发哩!”家住如皋市下原镇张庄村的村民王大庆神采奕奕地从理发店出来,乐呵呵地说,“我准备再攒120分体验一下村里的采耳服务!”
为不断提升广大群众对环境整治工作的主动性,张庄村积极推广运用积分制,从爱党爱国、道德文明、人居环境等五个方面统一入户进行积分审核和登记。除了毛巾、洗衣液等生活用品外,张庄村还结合村民实际需求,创造性地推出了积分兑换理发、采耳等服务的新型方式。
“我们家这个月被评为‘美丽庭院示范户’加了30分呢!”“下次的志愿活动我要参加,给村里出份力的同时还有积分拿嘞!”活动开展以来,掀起了村庄清洁行动的新热潮,群众参加各类文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形成了“身体力行挣积分、久久为功攒积分、兴高采烈兑积分”的浓厚氛围,建设美丽宜居村居取得实效。
“环境变好了,景色变美了,我们的日子过得也舒心!”村民们纷纷点赞。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如皋市下原镇将继续探索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持续推动人居环境再提升、整治成效再升级,确保清出底子、亮出底色,厚植生态底蕴,打造绿色名片。
(许容容 吴洵 王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