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路晚云闲——写在前面的话
2023-09-21 22:17: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许洪祥  
1
听新闻


诗路晚云闲——写在前面的话

□ 许洪祥

  唐诗宋词,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瑰丽奇葩。千百年来,李白的“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千古流芳,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孟浩然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世代吟咏,苏东坡的“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辛弃疾的“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撼人心扉,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欧阳修的“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如诗如画……优美隽永的古典诗词映照着我漫漫人生的心路历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自幼喜欢诗词,但因工作原因一直无暇潜心琢磨。退下来以后,有了更多自己支配的时间,重新拾起少年时的爱好,对唐诗、宋词、元曲进行了大量的阅读与学习,深为古人高远深厚的文学造诣和散淡博大的胸怀所感佩,为诗词中状物言情的妙语绝句所折服。由此,尝试着开始了自己的诗词创作之路。

  沸腾的生活是创作的不竭源泉。我的诗词绝大部分都是对生活的有感而发。去内蒙古旅游,面对一望无际的草原,蓝天白云下,牛羊如珍珠撒在山坡,蒙古包里传出悠扬的马头琴声。草原辽阔、山川壮美,一切是那样美好。我写下了“秋原壮阔素云闲,野火春风碧草鲜。套马杆催羊圈沸,马头琴送雁群还”的诗句,发出“天高云淡美呼原,碧草萋萋一望边。骏马奔驰圆落日,苍鹰搏击剪孤烟”的赞叹。在赴福建武夷山写生途中,途经风光如画的山区、古老庄严的寺庙、富有特色的老街,我填出“天蓝云淡,坳里黄花灿。行到仙源溪水涧,石巨松苍绚烂。清泉润墨香浓,夕阳斜照空蒙。桥首挥毫点染,千山万壑胸中”的《清平乐》,吟出“松柏门前碧翠,莲花寺内芬芳。晨钟暮鼓颂词扬,万籁无声独响。灿灿一灯修远,葱葱五叶绵长。清茗屈指道禅机,喜乐安康相望”的《西江月》。在去湖北旅游的日子里,经过屈原故居,我得句“云遮雾罩过当阳,瑟瑟秋风落叶黄。举荐贤能谋自立,联齐抗暴御秦狼。《离骚》荆楚弦歌软,《天问》南国蕴奥长。岁岁端阳风裹雨,英魂犹似泣三湘”,深深悼念一代忠臣屈原;瞻仰诸葛亮故居,我写下“草庐陋筑隆中,盘膝独对南峰。兴汉频繁三顾,逍遥一羽横空”的感慨;走进王昭君的家乡,我唱出“秭归有秀女,闺字谓昭君。大漠孤身入,长河与日巡。锦帛逾万匹,驼马负千金。有女谁堪似?独撑大汉春”的心声。在阅读历史的日子里,我既感慨它当初的轰轰烈烈、惊心动魄,又惊讶于它转瞬间的风轻云淡、烟消云散,真是百年浪涛激,瞬间转头空。觉人生之无常,感风物之变幻,于是有了“春风细雨起吴侬。晚霞浓,翠湖红。吴王宫阙,残照暮云穹。月上树梢平野静,花万朵,雨千重。依轩凝眺雾朦胧。远山松,有无中。东南形胜,多少箭和弓。不见姑苏台上月,依旧照,屧廊空”的句子,调寄《江城子》,抒发对历史的一份感悟。

  时代和家国是创作的鲜明主题。我们生活在一个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伟大的党、亲爱的祖国、勤劳勇敢的人民、古老辽阔的土地,都是我创作的最好主题。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写下了《永远忘不了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73周年华诞之时,我伏案奋书,笔下流淌出《国庆抒怀》;在五四青年节前夕,我捧出《青春万岁》;在第十一次全国文代会和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夕,我落笔《文化随想》;在《新华日报》创刊85周年之际,我欣书《永远的新华》;面对古老的土地,我欢呼《大地放歌》《三生花草梦苏州》《家乡的歌》。诞生、成长、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我,有责任、有义务为我们的党、我们的祖国、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家乡树碑立传、抒情放歌。

  亲情和友情是人生的珍贵财富。生活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亲人和挚友是一笔非常珍贵的财富。纵使金钱堆北斗,难求人生一相知。无论你在高兴欢乐时,还是在困难惆怅时,他们都会在你的身旁,不离不弃、关心爱护,热情相扶、尽心相助。我的《思念》《寻觅》《心祭》《朋友》《认识你真好》《此中真意可问天》和《人生》等都是这些珍贵亲情和友情的真实写照。有的是对真情实景的反映,有的是对生活际遇的记录,有的是对人生旅途的思考,有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呼唤。人的一生有成功、有喜悦,有坎坷、有挫折,但只要和亲人朋友们在一起,就会有无穷的力量和欢乐。所以,我们要热爱亲人和挚友,因为他们“是天边的云彩,轻盈浪漫”,“是山间的泉水,清澈甘甜”,“是青春的相约,携手同行”,“是晚年的拐杖,不曲不弯”,是我们一生最珍贵的财富。我的不少作品就是描写了这些最值得尊敬的朋友。

  岁月给我带来诸多人生感悟,有坎坷、有欢乐,有思考、有长歌。《文化随想》《生活的真谛》《不惑之贺》《娘亲》《清明》《重阳》等都是对生活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回望人生之路,有许多事真想重来一回,但时光一去不返,已无法重复。

  我的诗词大多是在手机上写成的,因为手机既方便随身携带,又方便随时修改。旅游的途中、行进的车上、晚上就寝前、夜里梦醒后,常常是我创作的最佳时间。真可谓“得句往往随意处,妙思常常在眼前”。我写的诗词既有对秀丽山川的吟咏,也有对家国情怀的唱和;既有对文化传承的感念,也有对亲情友情的追忆;既有绝句和律诗,也有古典词牌的填作与现代新诗的抒写。作品有的是因明山秀水而感发,有的是因旧友新谊而动情,有的是因悠悠往事而遐想,有的是因人情世态而凝思。很多诗句,唯有放在当时的时空背景下,才能体悟到那份内涵与深意,那种喜乐与忧伤。所以出版时,尽可能做了必要的背景交代,以方便读者。

  中国古典诗词意蕴深厚、语境奥妙,举一反三,令人浮想联翩,赏读之间让人着迷。但另一方面,其创作非常讲究平仄和对仗,强调比兴与用典,尤其是意境的设定。特别是古典词牌的填写,更是犹如“戴着镣铐跳舞”。有时为了这些“清规戒律”,不得不放弃许多鲜明、准确、生动的字词与诗语,而代之以较为平庸的字句,实在令人惋惜。难怪毛泽东当年在给《诗刊》编辑部的信中指出:“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旧诗可以写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为这种体裁束缚思想,又不易学。”为此,我也尝试着写了一部分新诗。但我的新诗不是那种意识流朦胧诗的写法,而是就事论事,抒心中之情感,应时事之问答,力求音韵和谐、朗朗上口,适合老少诵读、众人唱和。让更多的人理解诗歌、懂得诗歌,喜欢诗歌、传诵诗歌,我觉得,这才是现代诗创作的题中应有之义。正因如此,我的不少现代新诗受到了朗诵界朋友们的喜欢。2023年3月15日,在唐天虹和张言女士两对夫妇的热心组织下,苏州老年大学朗诵班朱正老师携部分师生,专门举办了“长路晚云闲——许洪祥诗词朗诵会”,邀我出席。欣赏了他们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诵读,使我更加坚定了为百姓咏叹、为家国抒怀、为时代放歌的诗词创作方向。

  诗词的创作需要激情澎湃的心绪,更需要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知识。典故的运用、词汇的组织、意境的描述、情事的比兴等等,都需要精心构思、推敲打磨。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有不少诗句,直到出版前的一刻,都还在反复推敲修改中,但仍不尽如人意,这也是这本诗词选的遗憾之处。

  《诗路晚云闲》这本诗词选的出版得到了家人和许多朋友的真诚帮助。首先要感谢的是我的夫人,因为她是我许多作品的第一读者。新作初成后,我常常最先读给她听,听取她作为一名普通听众的意见。她的意见往往直接而明确,让我受益匪浅。我要感谢我的同事——新华日报社总编辑顾雷鸣同志和全媒体文化新闻部主任薛颖旦同志,是他们的鼓励,将《永远的新华》《文化随想》和《生活的真谛》等陆续刊出,让我有了不断前行的勇气;要感谢江南时报社社长、总编辑管云林同志,是他用多种方式使我的作品变成电子版广为传播。我还要感谢苏州日报社张建雄老社长,古吴轩出版社王乐飞社长和张利刚副社长、副总编,以及相关编辑、设计等同志,是他们的热情支持和精心编辑、设计,才使得本书顺利出版。由于种种原因,这本诗词选无疑还有不少不如人意的地方,但我真诚希望这些不成熟的文字,能给读到她的人送上一份心灵的温暖与慰藉,这也是我创作的初衷。

  “人生七十古来稀,北斗文章南斗诗。月照中堂平仄仄,虫声窗透几生机。”这本《诗路晚云闲》诗词选也是送给自己的一个纪念。

标签:诗词;人生;创作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