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小流而成江海——赵启斌美术史论研究刍议
2023-09-21 10:54: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林树中  
1
听新闻

  (赵启斌与恩师林树中合影)

  荀子《劝学》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启斌从1993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正式踏进中国美术史研究领域已经有二十一年了。二十余年中,他持之以恒地坚持治学的态度和艰苦朴素的求学精神,点滴做起、积少成多所取得的进展,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从启斌近年的研究成果看,在当下中青年学者中可算是凤毛麟角,尤为值得称赞,我结合他的经历和他的研究专题,将他的美术史论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关于海外藏中国绘画方面的研究

  启斌1997年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后,开始担任我的助手,协助搜集、整理学术资料,先后用了将近四年的时间,在我的书房度过了颇不平静的一段青春岁月。当时我正在编撰《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八卷本巨著,并启动《海外藏中国历代绘画图录》的编纂工作,他自始至终都参与了,进行相关画目的编勒和画目条目的撰写,过目、编勒海外所藏中国历代绘画达两万余件。这一时期在中国美术史学专业的强化、系统训练,为他今后从事研究工作打下了非常扎实的基础。2000年4月1日,启斌到南京博物院从事学术工作,直至今日。他一直坚持中国美术史论领域的学术研究,令人欣慰。

  这些年启斌没有中断与我的联系,时常到我这来,他的学术研究情况我很熟悉。他大学毕业以后给我当助手的那一段时间,是一个相对比较困难的时期。当时正是我们国家刚刚发展起步的阶段,我和启斌都处于比较困难的条件下。特别是启斌,从山东老家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走出来,他到南京艺术学院上学是很不容易的。经过多方努力成功进入南京艺术学院之后还交不起学校的学费和住宿费,住在学校的一个仓库里面,给我当助手的时候还住在那里,甚至吃饭都有困难,我给他提供的工资也很有限,我们是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致力于美术史论领域的研究工作。在这样的条件下,学术基本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我也很为他庆幸。

  启斌一边协助我进行散佚海外中国历代绘画资料的辑录整理工作,一边跟我继续学习研究中国美术史,阅读了大量的文史研究专著以及美术史论领域的书籍。在协助我编撰《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的工作中慢慢掌握了美术史论专业研究的基本功,包括如何进行绘画鉴赏,如何进行美术赏析文章的撰写,如何根据总体规划进行大型图书的目录编纂等,做了大量历代名画鉴赏和画目的编纂工作,仅仅《海外藏中国历代绘画图录》即达八十余万字,充分发挥了“俞氏学派”的治学精神,无论从那一个角度看,他的这一工作都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美术史论研究个案,对于美术史学治学方法的继承和开拓,都很有作用。

  赵启斌撰写了很多关于海外藏中国绘画研究方面的论文和专题文章,这类研究文章写得驾轻就熟,既有美术史论领域形式分析、风格分析、图像学方法的具体运用,也有社会学、历史学等其他人文领域治学方法的借鉴。文章中不少见解颇为独到,概述全面且不囿于成见,非常值得一读。这是他最具有特色的美术史学论文和专题文章。

  第二部分、围绕南博藏画及江苏艺术方面的研究

  2000年正是我生重病住院的时候,启斌到南京博物院去找徐湖平院长毛遂自荐,希望能到南京博物院致力于学术研究工作。徐湖平看到了这个年轻人的胆识和才情,当即决定留用他,调归南京博物院古代书画研究所从事艺术研究。启斌工作认真、细心、踏实,经过十四年的努力,终于结出了累累硕果。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米友仁远岫晴云图)

  根据南京博物院的研究工作需要和个人研究志趣,他先后参与完成了《南京博物院珍藏系列·明清肖像画》《南京博物院珍藏系列·古代名画赏析》《中国美术分类全集·其他地区画像砖》《南京博物院藏·陈之佛家族捐·陈之佛绘画作品集》《南京博物院藏·傅抱石家族捐傅抱石绘画作品集》《中国雨花石鉴赏与研究》《雨花石志》《美术巨省:江苏历代绘画流派研究》《傅抱石资料信息》等近三十余部的著作、画集、编著、期刊的编撰,完成专题文章及研究论文300余篇,先后在《荣宝斋》《收藏家》《中国文物世界》《中国文物报》《中国书画》《东南文化》《中国书法》《长江文化论丛》《书法世界》等专业报刊、期刊刊发,共计400余万字……这些研究成果确实非常让人欣慰。其中很大一部分涉及南博藏画及江苏艺术方面的研究,这是他美术史学论文和专题研究中又一颇为重要的学术特点。美术史论研究领域专业性强、地域性强、综合性强的特点在他的这一学术成果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现。

  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中国书画一部分是民国时期留下来的部分收藏品,另一部分为江苏省博物馆归并到南京博物院后的藏品,第三部分则是建国后南京博物院成立以来不断向社会征集而获得的历代书画作品,这批藏品大约四万余件,都经过了国家文物鉴定小组书画专家的鉴定,所以在南京博物院从事中国绘画方面的学术研究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南博是一个很好的学术平台。启斌到南京博物院后能够运用南博的有利条件结合自身的学术优势开展学术研究工作,结合南博的工作需要出版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他撰述的一系列美术史学论文、专题研究文章已经远远跳出海外藏绘画研究的范畴了,是围绕着南博的藏画以及江苏具有地域性的绘画特色而展开研究思路的。启斌的这一部分工作也远远超越了他的本职工作,特别是后来围绕的傅抱石研究、吕凤子研究、陈之佛研究以及涉及的新金陵画派的研究,我认为写的都非常好,已经触及到现当代中国美术史论专题领域的研究了,给治现代中国美术史以相当的启发。

  第三部分、关于绘画的纯理论研究和诗歌创作

  关于绘画纯理论方面的研究,是任何一个中国美术史研究学者不得不涉及的方面,启斌正朝着这方面勤勤恳恳地努力,他在这方面出了一些成果,此次文集亦有所收录。有一些写得很好,有一些当然还显得不够成熟,虽然有自己的立场和大胆的猜想,但是缺乏系统性,需要作进一步的努力,以争取不断获得完善和推进。

  启斌除中国美术史专业领域的研究以外,亦长期致力于古体诗词、现代诗词的创作。他的诗词颇富特色,力追时代气息,将哲理性、叙事性与抒情性融合为一体,强调瞬间的直觉感受和内在心象的自然流露,具有深邃壮阔的精神气象,诗风雄浑健拔、明秀清丽。他时不时会有一些诗词佳作出现,不失为具有扎实传统文化功底和学术素养的年青专家学者的练笔之作。对于知识分子尤其在中国从事人文领域专业研究的学者来说,诗词创作对于专业研究思路的形成、学术才情的滋养、文化视野的开拓,都很有意义,同时也是具有综合人文素养的学者深层次文化不断汇融、发酵的自然表现,值得肯定。

  (英国不列颠博物馆藏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唐模本)局部绢本设色24、8厘米348、2厘米)

  赵启斌近二十年努力,确实创造出了可观的学术研究成果,作为他的老师,非常自豪。他的美术史论研究领域包括中国美术史尤其绘画史领域的研究,也包括书法、雕塑领域的思考,以及在文物博物馆领域的学术积累,都很有价值。启斌能够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积极发挥他的才能,做出如此丰硕的学术成果,是难能可贵的,后生可畏。虽然关于绘画的纯理论研究方面略有些不够成熟的方面,但是以他现在的年纪能获得如此成绩,相信日后定能更上一层楼,随着年龄和学术眼光的进一步成熟,摒弃一些不成熟的理念,日渐进入更加宏阔悠远的学术境地,塑造出新一代中青年学者的新风。

  聊以数言,希望启斌能在学术研究上获得更大的成就,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林树中写于南京艺术学院,时年八十九)

标签:赵启斌;绘画;美术
责编: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