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农商银行:找准问题靶心 推动主题教育赋能发展
2023-09-20 15:44: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陈晖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海门农商银行按照主题教育总体部署,坚持主题教育与推进金融服务工作相融合,以深化调研发现问题为契机,锚定解决经营上的痛点、管理中的堵点、发展中的难点,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把阻碍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支点、切入点和增长点,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建新功。

  聚焦经营痛点,精准把脉问诊

  随着市场信贷需求偏弱、同业竞争异常激烈,农商行普遍面临着贷款难放、净息差收窄、不良承压等经营压力。海门农商银行聚焦经营痛点,在深入调研中找准问题靶心,剖析研究形成应对之策,在主动答题中把握发展先机。

  加速差异化竞争,破解贷款难放。立足广阔的农村市场,围绕国有大行等“做不到的地方、做不了的客群”下苦功夫,在做大客群、做小客户中抢抓发展蓝海。深入开展“行长大走访”“推进五访五增 助力经济主体”等活动,推进网格走访,找准企业真实需求和金融服务的最佳结合点。在省联社考核基础上,出台“推进五访五增 助力经济主体”专项竞赛考核方案,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投放指标列入对客户经理专项考核,力促客户经理加强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投放,特别是100万元以下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将“深耕三农、做小做散”落到实处。

  推进一揽子服务,破解净息差收窄。面对贷款利率下行压力,该行主动策应市场变化,扬长避短,采取更加灵活的应对措施,在兼顾客户利率体验感的同时,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禀赋优势,从情感、服务等他行不易触及的角度出击,打赢竞争主动仗。切实转变营销理念,以“利他”思维行“利他”之事,将原先的“整企授信”“整村授信”升级为“惠企金融”“惠民金融”,形成了一份惠企金融告企业书、一封惠民金融告百姓书、一个授信额度、一张用信体验优惠券、一份用信还款指南、一个“状元宝”微信小程序、一场推介活动“七个一”实施机制,举全行之力重点推进,为客户提供一揽子金融解决方案。

  以优质服务体验促客户转化

  。今年1至5月,海门农商银行新增各项贷款29.71亿元,占海门地区新增贷款的21.12%,增量排名第一。

  加强多部门联动,破解不良压力。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落实协同要求,提升前中后台的联动协调效率,合力推进潜在风险管理与存量不良化解。加强潜在风险管理,强化客户风险预警系统应用,前移风险管理关口,及时梳理潜在风险点、风险发展趋势等,为信贷决策及政策调整提供支持。加强瑕疵贷款管理,将逾期欠息贷款视同不良贷款管理,加大催收力度,切实提升信贷资产质量。加强表内外不良贷款清收力度,通过压实清收责任,倒排清收节点,推进不良清收早到位。

  聚焦管理堵点,精准开出良方

  针对一线走访收集到的涉及内部管理的问题,海门农商银行紧抓不放,立行立改、真改实改,推出绩效考核焕新、团队建设提升、企业文化升级等改革措施。

  焕新绩效考核,破解营销劲头不旺。针对部分前台员工营销业务不够主动积极、满足于现状的问题,研究出台新的绩效考核办法,以“一行一策”“一部一策”“一人一表”为抓手,以PK机制为发力点,以实现稳存节息、夯实存款基础为考核导向,推动各条线部门进一步创新工作理念、提升工作标准、勇敢先行先试,打造更多的业务发展标杆。加强过程管控,严格执行“日返检、周推动、旬督促、月约谈”过程管控机制,严格实施重点事项跟踪机制,通过强化联动考核提高部门间沟通效率。对执行力涣散、排名落后的部门和人员,采用约谈督导、诫勉谈话、代为履职直至淘汰等措施,限期推进。

  提高团队建设,破解工作作风不硬。针对部分员工市场拓展定力不强、韧性不够的问题,加快推进组织变革、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重点打造公司业务直营、普惠业务微贷、收单服务助理、数据分析四大团队,构建健康有序的内部合作与竞争机制。规范客户经理的选拔程序和考核评价标准,将普惠业务微贷团队作为客户经理竞岗前必须锻炼的场所。开展“岗位大练兵、业绩大比拼”,设立对私贷款客户营销龙虎榜,对客户经理每日营销情况在微信群及时晾晒,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升级企业文化,破解发展理念滞后。针对企业文化部分理念陈旧、不再契合发展需求的问题,与外部公司联合开启智慧碰撞,打造并发布“幸福金融 百姓银行”文化品牌,实现了文化升级、品牌焕新。新的文化理念聚焦百姓、突出“幸福”,与客户、员工结成利益紧密、情感融通的共同体。同时,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作用,组织开展员工文化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续提升员工的向心力和归属感,在全行营造拼搏奋进的良好氛围。

  聚焦发展难点,精准对症下药

  面对客户经理惜贷拒贷、员工操作风险管控难、客户金融获得感不强等企业发展中的难点问题,从机制建设、流程优化、管理创新等方面用力,打通影响发展的“梗阻”。

  健全容错纠错机制,破解拒贷惜贷怕贷心理。按照尽职免责管理思路,不断完善“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从“完善负面清单、设置不良容忍率”等方面着手,明确敢做与乱为、尽职与失职、担当与懈怠的界限,解除客户经理后顾之忧,为基层开展业务保驾护航。截至6月末,两批次核定普惠不良贷款尽职免责事项共172条。

  推进首贷核验落地,破解员工操作风险管控难。围绕信贷转型工作要求,推进首贷核验机制,利用贷款记录仪与客户进行远程核验,保证贷款业务的真实性、合规性。用好数据分析团队,强化贷款投放数据的精准分析,以数据赋能精准营销,持续提升数据创造力,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员工操作风险。

  优化信贷管理流程,破解客户金融获得感不强。切实转变信贷服务思路,加快推动“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疏通审批流程的“堵点”,推动审批人员限时办贷、快速审批、高效发放,明确时间节点,提升信贷手续的审批效率。加快普惠展业平台试点推进,利用平台发放消费、抵押、保证类多笔贷款,免除客户来回奔波,为平台的推广应用提供海门经验。(陈晖)

标签:海门;客户经理;贷款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