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受国内外疫情影响,农民工就业面临严峻形势。如何发挥城管部门在促就业、保民生中的作用呢?日前,如皋城管频出妙招。
增加非正规就业容量,疏导点成“新靓点”。流动摊点的管理一直是城市管理工作一大难点和痛点,马路市场也不同程度影响城市的市容市貌,同时也制约着城市高质量发展。在新形势下,如皋城管不断谋求新思路,探索新发展,在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方式下,克服疫情影响,多方征求意见,反复论证选址,快速上马修建疏导点,助推复工复产,让更多自产自销的农民有了经营的场所。疫情期间,如皋城管更是增加了摊贩经济等非正规就业容量,主城区、各镇区(街道)利用现有和新建的共29处便民疏导点,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以促进就业来保障民生发展。
畅通农民卖瓜渠道,“西瓜地图”成“风景线”。疫情期间,由于交通管控、隔离措施等因素,瓜农运输难、卖瓜难问题突出。对此,如皋城管推出“西瓜地图”,优化了“西瓜地图”点位,将所有的西瓜摊点设置在固定店铺外,同时现场为瓜农集中办理西瓜销售临时摊点许可证,从而减少了摊铺分散的管理压力,有利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降低了复工复产后瓜农经营成本。全市增加瓜农就业岗位100多个,为瓜农就业打开了“方便之门”。有了西瓜地图,市民可以按图索骥就近选购,促进了市场繁荣。城市管理要想做得好,“末端堵”不如“源头疏”。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源头疏”的优势愈发明显。
便民疏导点、“西瓜地图”是城管为民服务的缩影,给城市管理带来的惊喜是不言而喻的,不仅是管理智慧的彰显,更是服务品质的提升。近年来,如皋城管部门始终把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深化“便民、利民、惠民”服务,加强临时外摆摊点服务管理,营造整洁有序、优美和谐的城市环境,实现“脸皮与肚皮”“市容与繁荣”“秩序与民生”多赢。
吴晓春 刘铭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