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新区葛塘街道: 打造理论宣讲“桥头堡”,奏响思想传播“最强音”
2022-11-11 17:56: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周志权 吴旭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思想传递时代之声,理论照亮前行之路。今年以来,为架起理论通向大众的桥梁,葛塘街道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传播手段、丰富宣讲形式、升级阵地建设,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打造成理论宣讲“桥头堡”,让科学理论处处可见、时时可听、人人可学,不断奏响思想传播“最强音”,切实打通基层宣传宣讲最后“一米”。

  一、“风光云月”,丰富载体宣理论

  理论掌握群众的过程,就是理论说服群众的过程。实践所面积3000平米,内设文明实践五大平台,同时设立图书馆、多媒体教室、书画室、舞蹈房等多个功能室,满足不同人群需求,也是群众喜欢来休闲活动的场所。为能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将科学理论融入人民群众,设置了报刊、书籍、展板,实践所因地制宜利用音频、视频、文艺演出等形式进行宣传宣讲,设置了“风光云月”四个特色宣传栏目—“微风润心”“红色光影”“云音习理”“明月新语”,并制度化、清单化实施。“微风润心”即利用实践所内外电子屏循环播放理论宣讲微视频,“红色光影”即定期组织群众观看爱国主义电影,“云音习理”即录制、下载最新理论学习音频在大喇叭播放,“明月新语”即常态组织文艺志愿者在实践所进行演出。以“文艺+宣讲”的模式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同时,让群众乐在其中、学在其中,趟出了文明实践的新路径。载体形式多元化,宣传效果最大化,让实践所阵地发挥有效的宣传作用。文化志愿者王萍动情地说“我们平时都在实践所排练,很珍惜为群众演出的机会,看到自己表演的节目被群众喜欢,感到特别自豪,以后会更加用心编排节目、表演节目!”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实践所发挥朗诵志愿者特长,制作“喜迎二十大云音习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系列音频,定时在实践所播放,吸引不少群众驻足聆听,达到了以“声”化人、以理育人的效果。

  二、“中庭课堂”,面向群众讲理论

  今年冬训期间,为推动基层理论宣讲工作提质增效,街道创新推出“葛言理响”理论宣讲品牌,并携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街校结对共建工作,创建“立格有信”理论辅导工作站。街道坚持系统谋划、统筹资源、久久为功,把“大水漫灌”和“持续滴灌”相结合,一年来开展理论教学、进站轮训50余次,通过常态化学习帮助干部群众准确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理论只有被群众接受、所用,才能拥有持久的生命力。街道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宣讲工作导向,考虑到实践所中庭是群众活跃的场所,街道创新思维,改变“关门上大课”的形式,以中庭为宣讲主阵地打造“开放式”课堂。“中庭课堂”不设门槛、不分受众、不分时限,只要想听,随时可来,架起理论与群众、政策与百姓之间的桥梁。“中庭课堂”授课前,会在街道公众号、实践所电子屏公示主题、时间等,让群众知晓、欢迎群众参加,既增加了理论宣讲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又提高了宣教覆盖面、资源利用率,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好、更准确与广大干部群众见面。

  宣讲效果怎么样,群众满意最关键。街道把面向群众宣讲作为提升党员干部理论素养、锻炼宣讲能力的“练兵场”,检验学习成果、检视为民初心的“大考场”,组织各级党政领导、宣讲骨干轮流参加“中庭课堂”,宣讲效果随时接受群众检阅评价。今年来,街道党工委书记余建军开展主题党课《赓续红色血脉踔厉奋发有为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宣传和统战委员顾海作《文明有宁携手同行》主题宣讲、青年宣讲团成员王超作《党建引领风帆劲乡村振兴正当时》主题宣讲……一场场大众化、互动化的宣讲,既有精准系统的理论阐述,也有实践层面的对策思考,又有痛点堵点的探讨交流,百姓视角、群众话语使宣讲愈加生动鲜活、入情入理,让群众更加明白科学理论,也使理论与实际融会贯通。

  三、“宣讲快递”,紧跟时事送理论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为了迅速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广大干部群众头脑,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从而迸发出推动葛塘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实践所开展“宣讲快递员”活动。即根据科学理论、时事热点、重要事项定制宣讲内容,组织“宣讲快递员”以最快最高效的途径和方式向基层群众宣讲。做到群众在哪里,理论宣讲就送到哪里,把宣讲延伸到城乡“神经末梢”。

  实践所选派热爱理论宣讲、有志于服务群众、威望高的乡贤达人、文艺骨干、党员干部作为“宣讲快递员”,并定期组织宣讲能力培训,让他们系统掌握最新政策理论知识和宣讲技巧,打造一支宣讲中坚力量。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以后,作为街道选派的“宣讲快递员”,“南京好人”田华奔波在居民小区、社会团体中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她拿着街道精心印制的宣传页,通过读原文、说感悟的方式,让身边的居民、朋友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

  街道全力打造的志愿服务品牌“大美葛塘 公益同行”,也是理论宣讲的重要实践载体。该品牌活动由街道党工委书记确定志愿服务活动主题,每周六常态开展,活动中开展各类主题宣传宣讲,由街道党员干部担任宣传员,目前共开展移风易俗、防范诈骗、垃圾分类、美丽乡村建设、社区环境治理等志愿活动68场,累计服务时长150多小时,参与志愿服务15000余人次。用铁脚板跑出思想传播“加速度”,第一时间传递党的“好声音”,“宣传快递员”使理论宣讲声声不断、党的声音处处可闻。

  11月5日,实践所组织“当学习标兵做志愿表率”文明实践主题活动,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开展了宣传页发放、环境清洁、参与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让文明之花绽放在葛塘大地,营造出美美与共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聚人气、领风气的“特色套餐”、树正气、接地气的“宣讲正餐”、冒热气、添和气的“宣传快餐”……一道道精心烹制的理论大餐成为葛塘群众百吃不厌的“家常菜”,也让理论之光照耀基层群众,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作者:周志权 吴旭

标签:南京江北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文明实践;葛塘街道葛言理响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