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汤山全力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省级试点街道建设工作
2022-07-21 17:14:00  来源:江南时报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近年来,江宁区汤山街道作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省级试点街道,通过实行居民小区“定时定点”、单位“强制分类”、农村和公共区域“上门收集”模式,实现了59家单位、16个行政村(125个自然村)以及50个居民小区(小区共建设一类收集点29个、二类收集点21个、流动收集点11个)垃圾分类全覆盖。累计配备四类垃圾收运车辆32辆,建成生活垃圾综合处置中心1座、村级可回收物(大件垃圾)分类回收站16座、餐厨(厨余)处理设施6座,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置全流程体系。

  为全力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汤山街道重点从三方面着手。

  推进“全流程”创新,狠抓机制优化

  围绕《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要求,研究制定相关配套实施方案,着力破解机制性短板,推动垃圾分类落实。

  构建统筹推进机制,成立街道、村(社区)两级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组建街道、(村)社区两级垃圾分类工作专班,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构建政企联动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引入垃圾分类专业公司,参与垃圾分类配套设施建设,实现垃圾分类全流程服务。

  构建奖惩激励机制,在小区、农村采用“积分兑换实物”“宁积分”、“红黑榜”等方式激励居民进行垃圾分类。

  实施“全周期”管理,狠抓体系建设

  紧扣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各个环节,建立完善全程分类、闭环运作的垃圾处理系统。

  提高分类质量,安排50余名专职指导员落实“桶边指导”工作;在50个居民小区开展“微风行动”,加装破袋器、垫脚台、空调等便民设施50余处。

  规范收运流程,开展垃圾收集车辆专项整治行动,规范其他垃圾收集车24辆;由区环卫集团负责街道居民小区厨余垃圾一体化收运,建立科学、环保、规范、高效的厨余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置体系;实现汤山生活垃圾综合处置中心“扫码进站”功能,强化对收运车辆的监管,提高运营管理效率。

  改造配套设施,对汤山生活垃圾综合处置中心污水排放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增设污水预处理系统一套,降低污水中COD(化学需氧量)浓度以达到环保排污标准。

  发动“全社会”参与,狠抓工作落实

  构建广泛的社会动员体系,发动广大市民群众,推动垃圾分类新时尚蔚然成风、真正落地。

  大力营造氛围,开展广场活动、入户宣传,发放指导手册、环保袋等;组织“跟着垃圾趣旅行”、垃圾分类“六进”志愿宣讲、“共同缔造”等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利用村(社区)公共区域显示屏播放宣传短片。

  全面组织发动,成立志愿者服务队伍,招募机关、学校和社会企业等志愿者200余名,与第三方公益组织共同参与垃圾分类指导和监督。

  抓好示范带动,选取七坊村、汤山街道办事处、汤水雅居(东苑)等打造农村、单位和小区垃圾分类样板,以点带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省级试点街道建设工作。

  据了解,近年来江宁区积极推进淳化、谷里、汤山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省级试点街道建设工作,突出抓好生活垃圾分类关键环节,全要素保障、全覆盖推进、全链条监管、全方位提升、全社会参与,提高源头分类成效、完善分类收运体系、补齐末端设施短板,推动江宁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走在前列,打造垃圾分类江宁样板,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谢九如 王文 赵瑞琦)

标签: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处置
责编: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