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运先锋 畅通经脉——江苏船闸运行十年亮点扫描
2022-06-21 22:44:00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王成之 殷子炫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近日,由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港航事业发展中心组织的“红帆领航水运先锋——我们这十年”喜迎二十大江苏港航建设成就主题宣传活动举行,集中走访了众多一线船闸。江苏港航管理事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1—5月,江苏省船闸开启24.4万闸次;全省过闸船舶119.5 万艘次;全省过闸货物量9.5亿吨,同比增长6.9%;全省内河货运量4.03亿吨,同比增长6.1%;全省平均每艘过闸船舶载货量达1072吨,同比上升4.8%。

  智慧船闸建设大幅提高通过效率

  “我们2016年就在全省率先尝试‘水上ETC’,为过闸船舶提供网上登记缴费、在线排队调度等功能,2018年以来,船舶在线办理过闸手续的比例接近100%。目前,我们正在积极探索智慧船闸,推动船闸传统业务信息化。”成子河船闸管理处主任乔星介绍。不止成子河船闸,江苏其他船闸也一直在积极探索智慧船闸建设。记者了解到,扬州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建设了“区域性船闸群远程集中控制和统一调度”项目,项目以扬州港航中心下辖的宝应船闸、运东船闸、运西船闸、盐邵船闸、樊川船闸、芒稻船闸六座船闸为主,建设了区域性多船闸的远程集中控制和统一调度管理系统,实现“统一集中控制、统一区域调度、统一信息服务”和船闸“少人值守”的运调管理新模式。“系统会自动向我们的手机推送档位图,档位图上标识了整个闸次所有船舶信息及船闸上下游实时水位信息,一目了然就能看出自己在闸室内所处位置。”停靠在运西船闸的一名船主说,智慧过闸系统大幅提高了船舶过闸效率。与此同时,还有许多船闸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开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大大提升了船闸运行效率。丹金船闸针对沿线地质、地貌和周边条件,采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并行建设船闸与通航孔,实现通闸运行期双向通航,适应船闸长期低水头运行、高通航保证率要求特点,在降低投资成本的同时,通过能力提高60%。同时,首创国内最大跨度升卧门,适应船闸动水启闭、运行时间短等特殊要求,提高闸门运行效率。芒稻船闸工程采用的23米横拉门,是江苏省二十年来唯一新建且最大的横拉门,开展了“横拉门船闸闸门技术集成研究”的科研活动,创造性采用了棱型螺栓、自润滑材料等新材料,提高了闸门的使用寿命。

  船闸建设既美丽又低碳

  近年来,江苏众多船闸都呈现出两岸绿意盎然,与清澈河水相映成景,让人感受到“船在河中行,人在画中游”的惬意。这得益于江苏各船闸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打造绿色生态船闸。十年来,杨庄船闸致力于打造秀丽的盐河生态船闸景观,经过三次提升改造,闸区现有绿化面积近17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约15万平方米,闸区面貌焕然一新。如今的杨庄船闸,春日花团锦簇,盛夏树木青葱,秋天果林硕果累累,冬雪亭廊静谧从容……闸容闸貌如诗如画。同样,丹金船闸管理所房建采用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回收利用灌溉园区绿化,减少了对周边水体的影响。除美化船闸、扮靓运河外,江苏港航还通过探索建设绿色能源闸站,探索建设“低碳”“零碳”船闸。

  近日,由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港航事业发展中心、河海大学共同编制的《近零碳港口、船闸和水上服务区示范项目创建指南》工作大纲通过评审,通过推动水运设施设备“近零碳”,兼顾实现低能耗低污染、方便船民生活、促进航运生产,实现江苏水运绿色低碳、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据介绍,“零碳船闸”可有效节能减排。以燃烧煤炭的火力发电为参考来计算节电减排效益,每发1度电节约0.4千克标准煤或0.379升柴油,同时减少污染排放0.272千克二氧化碳、0.03千克二氧化硫、0.015千克氮氧化物、0.272千克烟尘以及节约4升净水。目前,包括宿迁成子河船闸等在内的多个船闸正在开展“零碳船闸”方案研究。“我们正在着力探索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利用清洁能源太阳能进行发电,改善能源消耗结构,降低煤电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推广太阳能灯清洁和可再生能源使用,试点生态船闸、绿色船闸建设。”苏北航务处负责人介绍,该处力争到2030年实现苏北运河建成1—2个“零碳”示范船闸的目标。

  深挖历史资源彰显文化底蕴

  高邮运东船闸旧址是“归海五坝之一”南关坝,拥有沧桑的历史。2021年,该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单,获得广泛关注。在江苏,像运东船闸一样拥有历史文化的船闸并不在少数,各船闸紧抓文化优势,打造船闸文化品牌。其中,大柳巷船闸依托陈毅同志著名诗作《大柳巷春游》、彭雪枫同志修筑的“雪枫堤”为基础资料,深挖历史文化资源,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以“红船精神领航向,党旗猎猎映柳巷”为主线,打造宿迁市直交通系统党史学习教育示范点。为提高大柳巷船闸党支部自主创新能力、支部建设水平,强化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2020 年,该船闸还创建了“心服务 船万家”党建品牌。同样,成子河船闸抓住水运文化主题,建成了水运文化展厅、水运文化园、中国精神之路等文化阵地,与驻地乡镇社区、企业学校、周边群众联合开展文化共建活动,弘扬做千年运河文化的传承者、保护者、弘扬者。同时,积极开展廉洁文化创建,2017年创建为宿迁市廉政文化示范点。

  值得一提的是,芒稻船闸近年来围绕“园林式”船闸目标,在原绿化基础上,增加景墙、仿古亭等古典园林景观小品,邀请扬州文联著名文化学者撰写楹联、牌匾和《芒稻船闸赋》等,进一步打造“江淮锁钥”扬州园林船闸名片,营造富有人文、历史、园林气息的闸区环境,与现代化的船闸设备设施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标签:船闸;江苏省;江苏
责编: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