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上午,便民服务活动走进天华绿小区,现场设有眼睛检查、口腔检查、理发、磨刀等6余项便民服务项目,一位80岁高寿的大爷来到我们的活动现场,“你社区真贴心,我年纪大了腿脚也不利索了,容易丢东忘西的,钥匙经常找不到,你们把便民服务搬到我家门口,还有免费剪头发、配钥匙、帮忙代办业务等服务,让我不出小区门就可以感受到政府带来的温暖”李大爷说。
为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江北新区沿江街道结合当前网格组团工作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模式,路西社区在“驻益家”基础上进一步打造“红沿.亲邻”品牌,将社区服务做细、做深、做实,将服务触角从社区再延伸到各个小区,成为居民“最亲密的邻居”,最终实现服务惠及千家万户的长远目标。
“亲”听民生,将事后处置转变为事前发现。倾听党员、社区居民代表意见建议,落实好“一事一议”、居务公开、财务公开、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强化党内监督和社会监督。每周驻点机制,在辖区内各小区由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轮流带领网格员及职能部门,每周六在小区驻点办公,联合物业共同处理疑难杂症问题,收集民情民意,代办业务,让群众“最多跑一次”。每月网格工作组研讨会议,由网格共组组长牵头召开例会,邀请居民骨干代表参加,汇总社情民意;每季度开展社情民意座谈会,邀请居民代表、网格志愿者面对面反馈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建议;每半年向公众汇报一次成果,联合物业召开居民代表会议,汇报半年来社区解决的问题及工作成效,并逐一公示。
身兼多重身份,变身全科小能手。沿江街道网格员化身“四员”,变换身份,以更加灵活的方式了解民情,实现居民情况掌握在网格、矛盾化解在网格工作组、为民服务落实在社区,提升服务效率、破解治理难题。“做严格公正的监督员”,通过召开座谈会、广场意见征集、入户了解等手段倾听小区业主意见,收集民情民意;“当好小区大管家”,深入小区常态化巡查,检查基础设施、环境卫生情况,通过与小区居民畅谈聊天,及时掌握小区人员变化、安全隐患、民生诉求等问题;“做人民满意的协调员”,强化与物业沟通交流,将巡查所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物业并督促整改,同时搭建物业与居民沟通的“桥梁”,协调处理小区大小矛盾事件;“当好居民认可的服务员”,切实发挥“神经末梢”作用,梳理掌握网格内老年人、残疾人、低保户等情况,关注特殊困难群体,当好群众身边的“耳目手脚”。
丰富文娱生活,组建特色文化队伍。沿江街道以活动为抓手,以社区活动阵地为载体,唱响“我们的节日”主旋律。充分整合物业共建单位、各家社会组织、服务机构的资源,在小区广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使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可以参与到社区的活动中来,提升覆盖面,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小区居民对物业、对社区的满意度。同时,用好“为民服务专项资金”,联合社会组织挖掘辖区有特长的党员、居民,组建几只独具路西风采的文体队伍,依托每个网格工作组阵地为他们提供活动场地或培训,用“专项资金”支持队伍建设,同时以舞台表演形式展示成果,提升居民参与积极性。
现阶段,“红沿.亲邻”项目已经正式启动,不断完善落实每周驻点、每月开会、每季度座谈、每半年汇报工作机制,同时联合社会组织每月两次轮流在不同小区开展“红色益家,温馨便民”便民服务进小区活动,增进民生福祉,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推动网格化社会治理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姜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