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晶桥镇暴雨如注,从凌晨4点多钟,连续8个多小时的强降雨,使连接石臼湖的新桥河水位猛涨至13.20米,平历史最高水位。新桥河芮家圩、环步岗等撇洪沟出现涵洞渗漏和滑坡险情,晶桥镇近千党员干部群众闻汛而动,立即投入战斗,筑牢了防汛抢险红色堤坝,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50名队员河中接力救险上演感人一幕
新桥河芮家圩撇洪沟长达5公里,圩内有5000多亩稻田,下游有10多座村庄近千户村民。17日早上7点多钟,巡堤队员发现芮家圩撇洪沟东连段涵洞出现渗漏,水流量较大。晶桥城管中队和由党员、民兵组成的芮家村防汛抢险应急分队立即闻讯而动,50名队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联系晶桥镇的溧水区领导王克全,闻汛后也从防汛一线迅速赶至抢险现场,坐镇指挥;晶桥镇主要负责同志坚守抢险一线,会同区水利专家现场制定了涵首封堵和背坡筑养水盆的抢险方案。
为了查找涵洞漏水口和转运泥包,抢险队员们直接脱光上衣,冒雨站在齐胸深的河中,接力传递泥包进行封堵涵首,上演了一场抢险救堤的感人场面。芮家村村干部吴明、赵芒芒率先跳入河中,现场紧张而有序,抢险队员们的脸上雨水汗水混为大水珠,滴入水中。今年65岁的晶桥镇芮家村老党员刘小年,有着丰富的防汛抢险经验,老人不顾年迈主动要求下河救险,他站在齐胸深水中抢险两个多小时,年过60的他,动作一点不迟缓。今年60岁的晶桥镇芮家村村民组长芮秋木,也是一位有着多年防汛经验的老队员,他主动4次跳入水中,寻找涵洞位置,接力救险。
经过连续10个多小时的奋战,至17日晚6点多钟,晶桥镇新桥河芮家圩撇洪沟涵洞渗漏险情,终于被彻底排除,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山区支援圩区一家亲
晶桥镇圩区出现的险情也牵动了山区党员群众的心,在晶桥镇防汛指挥部的号召下,7月17日一大早,地处山区的晶桥镇芝山村党总支书记李其军再次主动请命,迅速带领30多名抢险应急队员和7台防汛机械支援圩区防汛抢险。在晶桥镇陈氏圩东沟撇洪沟防汛抢险现场,芝山村抢险队伍和新桥村抢险队伍,对长达千米的新筑的子堤进行了再加高加固,确保安全。当天上午8点多钟,暴雨如注,记者看到,李其军正带着抢险队员们冒着暴雨, 装泥包、搬运泥包、垒泥包……抢险现场紧张而有序,抢险队员们脸上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雨水。“我们山区圩区都是一家人,圩区发生了汛情,山区当然要支援。”李其军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一边装泥包一边说。
当天中午,地处山区的仙坛村40多名党员、民兵组成的防汛抢险应急分队也闻汛而至,在村党总支书记刘万清带领下,迅速投入战斗。当天下午1点多钟,记者在环步岗撇洪沟滑坡现场看到,仙坛村的抢险队员们正在加紧搬运泥包,加固圩堤,个个累的满头大汗。在明捷电力抢险现场,另一路仙坛村抢险队员正在加紧筑堤防,防止内涝。“我们山区会和圩区人民一起,筑牢防汛安全墙。”仙坛村党总支书记刘万清说。
当天下午1点多钟,永阳街道民兵突击队50名队员在接到求援令后,也紧急驰援,迅速投入战斗,上演了一幕感人的场景。
危急时人民警察挺身而出
7月17日7点,持续的强降雨使晶桥镇云鹤支河河水迅猛上涨,在枫香岭下桥头村,河水已漫过河埂,在桥头的两户农户家中进水。晶桥派出所抢险应急分队闻令而动,11名队员在所长汤来伢的带领下,迅速投入战斗。民警们和枫香岭抢险队员们一起,冒着暴雨,装泥包、搬运泥包、筑堤防……一个个雨水汗水挂满了脸颊。汤来伢还带着民警帮助村民搬运家中物品,防患于未然。经过抢险队员们连续一天的奋战,终于筑起了一条300多米长的安全墙。
暴雨中,晶桥镇交警中队也紧急出动,冒雨疏散交通,在积水路段设立交通警示标志,确保交通安全。晶桥镇集镇圩、新丰圩、富财圩等防汛值班指挥部也紧急行动,300多名抢险队员在暴雨中加固堤防,防止内涝。
经过近千党员干部连续10多个小时的奋战,当天深夜,晶桥镇最后一处险情终于被彻底排除,筑牢了防汛抢险红色堤坝,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当天晚上,新桥河水位也降至13.14米,但晶桥镇绷紧的弦一刻也没有松懈,24小时不间断巡堤查险,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张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