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通讯员 严菡 记者 王琦)由南京市文明办、宁波银行南京分行和江南时报共同推出的“社区红”活动,今天让我们来一起聚焦南京市溧水区永阳街道庆丰路社区。
生活垃圾分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看似小事情,实关大文明。庆丰路社区的绿邨作为垃圾分类工作试点小区,在街道、社区以及居民三方合作下,2个多月来,垃圾分类运营进展顺利,小区居民对于“垃圾分类”新模式给予了支持和理解,绿色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社区牵头
多方合力推进垃圾分类
绿邨小区是上世纪90年代建造的老旧小区,接到试点工作任务后,社区迅速召集办公室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在思想上重视起来,又制定工作方案,在小区招募志愿者,根据小区的楼栋,落实到定人、定点进行宣传和引导工作。在小区通过显示屏、悬挂横幅,制作垃圾投放路线图、宣传标语等,营造工作氛围。
发动物业人员、志愿者带着致居民的一封信、投放定点图、垃圾分类宣传册等每家每户上门宣传,每户做好上门的登记工作,争取做到一户不落,实在找不到人时,就将宣传资料放在门缝里,贴在大门上,为后期工作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撤桶并点一开始,社区就组织人员统一身穿红色马甲,挨家挨户登门做宣传。在试点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居民的生活习惯,最终确定投放时间点,并对超时投放的居民耐心做好解释工作,绿邨小区垃圾分类运营以来,没有发生一起乱扔垃圾的行为。
记者了解到,为了更好地在辖区内的试点小区绿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庆丰路社区组织召开了绿邨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推进会。会议由庆丰路社区书记傅俊主持,社区工作人员、物业负责人、社区民警、垃圾分类第三方服务企业工作人员等参加。
会上,傅俊分析了绿邨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问题改进的方向,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要求成立包括领导小组、活动策划小组和矛盾协调小组在内的垃圾分类工作小组。同时,发动志愿者报名,由社区党员、在职党员和居民组长带头进行垃圾分类。还要联合学校等开展各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培养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引导居民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傅俊强调,社区一定要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宣传、引导、管理工作,力求把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做得更好,造福社区居民。
垃圾分类
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
垃圾分类是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庆丰路社区的绿邨小区作为街道垃圾分类试点小区之一,积极探索“撤桶建亭”模式,让“定时定点投放”成为居民的习惯。
5月3日撤桶第一天,社区和垃圾分类公司高度重视,早上6点,社区工作人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以及垃圾分类公司工作人员就在绿邨垃圾分类亭旁守候,加强宣传。“请问一下,这些垃圾应该怎么分啊?”“我来看看,剩菜剩饭啊,这些都扔到厨余垃圾回收桶,这袋是用过的卫生纸,扔到其他垃圾回收桶……”短短两个多小时,居民络绎不绝地来投放垃圾,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认真查看居民投放垃圾的分类情况,对投放有误的垃圾进行纠正并耐心指导居民如何区分各类垃圾。
对于垃圾分类工作,大部分居民表示这有利于小区环境和资源再利用,虽然扔垃圾要比过去多走几步,但习惯了就好。“垃圾分类是大趋势,把桶撤掉然后去指定地点扔垃圾其实挺好的,不然,夏天哪里都是小虫子。”前来扔垃圾的居民大都表示对这项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小手拉大手
宣传教育入人心
“纽扣电池是什么垃圾啊?”“我知道,纽扣电池是有害的,属于有害垃圾!”近日,在庆丰路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组织下,大地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变身清风小天使走进庆丰路社区的垃圾分类试点小区绿邨,学习并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活动中,垃圾分类公司的督导员向小朋友们讲解了生活垃圾的产生、种类、运输、处置方式以及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告知大家垃圾分类有助于减少占地,减少污染,同时还能够变废为宝,使孩子们对生活垃圾有了更深的认识。
同时督导员还实地指导小朋友们怎么正确地进行垃圾分类,让小朋友们知道剩菜剩饭是厨余垃圾,衣服纸盒是可回收垃圾,过期药品是有害垃圾,卫生间废纸是其余垃圾……
随后,小朋友们化身清风小天使,在老师和实践站志愿者的带领下走进小区,向周围的居民分发垃圾分类宣传单,宣传垃圾分类的小知识,把刚刚学到的垃圾分类小知识传达出去,学以致用。大家都好奇地围过来听小朋友们的讲解,认真学起了垃圾分类的知识。
相关人士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这样的良性互动,使孩子们的小手拉起了社区居民的大手,通过孩子们的宣传,将垃圾分类的理念带进社区居民的心中,为今后垃圾分类工作的有效推进奠定坚实的基础,让垃圾分类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