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试点让垃圾量成功减半,江心洲启动第二批撤桶并点
2020-06-25 08:19:00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利用“人工督导定时定点+错时智能投放”,建邺区江心洲街道星洲府·澜庭和御庭两个小区4月起率先进行“撤桶并点,定时收运”,两个多月严格分类,让垃圾量成功减半。在前期积累垃圾分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江心洲街道24日宣布启动第二批“撤桶并点”,包括:洲岛和园和平苑、保利二十四院、升龙檀园、银城润园、仁恒水木园。

今年4月,南京宣布64个小区、101家单位率先进入垃圾强制分类“实战”。江心洲街道的胜科星洲府·澜庭、御庭两个小区进入先行先试第一方阵。在胜科星洲府·澜庭小区的地下车库中心位置,有一个全新的生活垃圾集中分类投放区,该区域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人工督导定时定点投放区(每天早6:30-9:30,晚18:00—21:00),安排专业督导员进行现场监督分类及环境保洁等;第二部分为错时智能投放区,里面装有智能投放机,方便居民在其他时间段使用,智能机可以通过扫二维码、刷宁分类卡、人脸识别三种方式进行操作;第三部分是可回收物收集架和有害垃圾投放区,不锈钢的多层架上分别标注了纸盒、木块、泡沫、玻璃、塑料、金属、织物等细化分类区,只需按属性投放即可。大红色的有害垃圾箱对于电池、灯泡、过期药瓶等都有明确投放口的标注,便于操作。这种人工督导定点定点+错时智能投放新模式基本兼顾了小区内所有住户。

“每天早晚投放时间段内有95%的居民都会拎着3袋垃圾前来投放,而且分类正确率也很高,厨余垃圾查验完都会自主拆袋倒进厨余桶,然后把装厨余的袋子再扔进其他垃圾桶里。”澜庭垃圾分类收集点督导员介绍,居民们不仅从一开始的不会分到现在的积极参与,也从原先的嫌麻烦、观望到现在的称赞。

分类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不仅垃圾量成功减半,环境也美了几分。仁恒水木园垃圾分类收集点督导员介绍,分类之前,水木园周一至周五每天外运的垃圾有10多桶,如今不足5桶。“居民们家中产生的垃圾主要是可回收垃圾和厨余垃圾,厨余垃圾分出后,垃圾自然就减了量。”江心洲街道城管科副科长段频表示。

胜科星洲府两个小区的试点成功,给了江心洲街道和物业工作人员们极大的信心,街道组织辖区内的物业公司分批次前往星洲府澜庭实地查看,后由5家物业公司各自推选1个园区开展“垃圾分类,撤桶并点”工作,这5个试点小区仍将采用物业托管、政府指导的运行方式开展工作。街道城管科科长胡浩介绍,根据街道与物业的合作,第一年,街道在每个点位安排2名督导员进行垃圾分类督导宣传,垃圾驳载,垃圾房周边环境保洁,做到无满溢、无异味。第二年就将全部交由物业实施运行,街道结合实际情况给予考核经费,小区垃圾分类按照街道相关要求常态化进行。

记者了解到,为保障垃圾分类形成整体合力,眼下,江心洲垃圾中转站正推进按单位计量收取垃圾泊载费用。“垃圾分类不到位,产生垃圾越多,付费就越多。”相关负责人表示,垃圾站用这种方式也能起到倒逼辖区内物业小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筑工地等单位重视垃圾分类,同时街道与垃圾站也正联合启用垃圾分类评价体系,坚决做到不分类、不收运。

据介绍,在落实市人大垃圾分类先行先试专项工作要求的基础上,建邺区自加压力,像江心洲这样实行“撤桶并点、定时定点、桶边督导、分类收运”的模式将同步在其他五个街道32个小区、37家单位同时开展,通过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垃圾分类分类模式,为今年四季度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打下坚实基础。

标签:
责编: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