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亿元开启孩子更明亮的未来
全国首个《中小学幼儿园教室照明验收管理规范》在宁出炉
2020-06-04 19:47:00  作者: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谢诗涵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6月4日,全国首个《中小学幼儿园教室照明验收管理规范》(以下简称《验收规范》)在南京出炉。南京将在两年内投入1亿元,完成500所学校的照明提升,南京市对中小幼儿园学生视力保护迈出坚实一步。昨天,南京市教育局、南京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这一国内创新做法进行详细解读。

据悉,《验收规范》正文包括七个章节和三个附录,针对中小学幼儿园的普通教室、图书馆、报告厅、实验室及专用教室等学习空间,不仅明确了照明现场的关键性能指标,也从学校实施角度详细规定了分层验收流程、可视化设计要求、场景安装要求。在附录中还提供了工作范例、测量方法和评价量表。

“《验收规范》的发布标志着南京成为全国第一个发布中小学幼儿园教室照明验收管理规范的城市,是我市率先落实国家、省关于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的具体体现。”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祁寿东介绍,它的发布有利于南京市中小学幼儿园原有教室照明改造工程的品质一致性;有利于完善南京市中小学幼儿园新建、改扩建工程中的教室照明配建的评价标准;有利于长效规范南京市中小学幼儿园的照明项目。

据介绍,今年1月,南京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代表票决制方式将“制定出台中小学幼儿园教室照明验收标准、提升学校视觉环境”定为首件教育实事。2020-2021两年内,南京将对照《验收规范》投入约1亿元,完成约500所学校的照明提升。

据悉,《验收规范》地方标准项目委托南京市教育技术装备中心负责起草工作,邀请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东南大学显示技术研究中心、南京市疾控中心、南京市卫生监督所、南京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共同参与研究。“《验收规范》的出台经过了全面摸底、系统模拟、多轮检测等一系列严密流程,历时一年多,保证了标准的科学性、针对性。”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一级调研员卢卫东介绍。

那么,教室按照《验收规范》改造后,效果如何?据南京市教育技术装备中心主任邓中材介绍,经过对江宁区文靖东路小学一间普通教室改造测试发现,使用达标灯具后,不仅节能50%,而且桌面和黑板照度均匀明亮、低频闪、低眩光,通过临近黑板的开关控制,保证多媒体投影的清晰可见。“经过数月持续使用,师生普遍反映照明条件改善后,确实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视觉疲劳。” 邓中材表示。

“南京市即将开展的照明提升工程将有效改善学生们在学校学习期间的照明条件。近年来,为保护青少年视力,教育部门还采取了一系列务实举措。”祁寿东介绍,这些措施包括:建立市、区、校三级近视防控工作体系,将学生近视率纳入南京市初中教育发展性评估工作,强化学校卫生基础工作。加大保护视力宣传教育力度,学校上好上足健康教育课,每学期第三周防近周开展多种形式的用眼卫生知识宣传。面对南京市中小学生和家长开展多场“健康教育校园行”活动,编印近视防控宣传挂图、《中小学生健康读本》《小学生近视防控手册》及《眼保健操图》发放到南京市各学校。学校保证每天两次的眼保健操,积极纠正学生坐姿不正确、握笔不规范等不良用眼习惯。每间教室张贴了眼保健操图和远视力表。落实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先后开展两项近视防控省级课题研究。与卫健委加强近视防控督促检查。

祁寿东表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仅靠单一举措就能够立竿见影的。我们真诚希望政府、学校、家庭、医疗卫生机构等社会各方行动起来,齐心协力,久久为功,共同为孩子们开启更明亮的未来。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谢诗涵

标签:中小学幼儿园;验收;近视防控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