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开启,万物繁茂,奋进正当时。5月30日上午,“浦言朴语”理论宣讲“社区行”走进星甸街道石窑社区。此场活动也是浦口区以“汲取奋进力量”为主题、以“微课堂”为形式的“点赞中国之治”主题巡讲的首场。来自石窑社区的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约1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由石窑社区副书记陈康主持。
原创抗疫微视频,引现场听众泪光点点
活动在浦口区原创抗疫微视频《比星星还亮的眼睛》中拉开帷幕。
这个微视频根据浦口区中心医院援鄂抗疫故事改编。一句“大家都争着去一线支援,我也不想落下”,让浦口区中心医院护士佳苗请战奔赴湖北。家人的大力支持,同事的相互勉励,伴随着撑过在湖北最难熬的日子。当镜头中出现她累倒在病床前,看着手机中家人录制生日视频的画面时,现场听众很多人眼泛泪光。
明知危险,依然挺身而出,依然勇敢前行。在抗疫疫情中,区中心医院先后派出3批医疗队,共计37人驰援武汉。就是无数双这样的眼睛。在生死攸关的时刻,闪烁着向生的光芒,义不容辞、舍生忘死,守护着我们的安全与健康。
青年宣讲员声情并茂,讲述基层实践
活动中,4位来自自浦口区各单位的青年宣讲员,以基层视角讲述身边故事,讲述“中国之治”浦口实践的生动样本。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如今也是疫情防控的基本战线。来自江浦街道大石桥社区的潘楚,以“中国之治彰显中国之志”为题,讲述了在抗击疫情中,街道充分发挥联防联控作用,调动起居民的参与积极性,用“团结”的力量守护家园。
来自汤泉街道的高静文娓娓道来现在“陈庄人”的好日子。精准扶贫等富民惠民政策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扎实落地,“陈庄人”开启了更美好的生活。陈庄的美不仅因为其天然的泉、老山的景、滁河的风光,还有最出色的带头人、建设者、守望者,有最幸福的老百姓。这也是对小康收官之年最好的献礼。
2016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浦口区法院的徐馨从一个劳动争议案件的执行问题讲起,感同身受地分享,这个重大改变为“老张们”的权益提供了坚实稳固的法律保障。在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一定会让更多人民群众在“看得见的正义”下安居乐业,获得安全感、认同感。
星甸街道的姚菊讲述了街道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的生动成效。作为一名年轻的网格员,她扎在基层一线,为居民排忧解难。这些“七十二变”的网格员们,化身情报员、大管家、巡查员,在星甸这片热土上,用青春挥洒汗水,用青春点亮网格。
现场互动,激发情感共鸣
在互动环节,徐馨分享了一个让她印象最深刻的经手案件。“经过实地走访,我们发现,一位60多岁的老人,不仅要养活自己,还要照顾残疾的儿子。我们为这位老人申请了劳务费补偿。”她激动地说道,“作为法官,为更多人争取合法权益,让更多人看到法律人性化、温情的一面,也是努力的意义所在。”
在抗击疫情中,我们看到基层干部挺身而出、忘我工作,以及无私奉献。对于如何做好一名新时代基层干部,高静文答道:“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有一颗时刻为民服务的心,危险时刻冲在前,走近居民,了解居民所想所需,居民也会感受到你的真诚与付出。”
活动增强了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提升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任务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实践认同和情感认同。
通讯员 昝寻寻 贺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