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通讯员 王鑫 记者 孙海燕)进出工地的渣土车都要进行彻底清洗、用过的水经过七级净化排入雨水管道、数百人的生活区垃圾都要进行分类……位于玄武湖畔、太阳宫旁的钟山风景名胜区旅游服务中心是南京市重点工程,玄武区城管部门应用科技化、信息化手段,在保障工程顺利建设的同时,提升工地各项管理的标准。
据介绍,钟山风景名胜区旅游服务中心项目位于玄武湖东岸,项目建成后能够切实提升紫金山-玄武湖两大旅游聚集区公共服务配套水平,实现“旅游集散”、“城市客厅”两大功能。在对该工地的管理上,玄武城管大队工地精细化管理工作组在该工地建设初期便积极联系、主动对接、提供服务,通过建立工作联系单和微信工作群,及时就排水、渣土运输、垃圾分类、扬尘管控等全方面进行服务指导,告知其相关标准及要求。
目前工地处于出土期,每日进出的渣土运输车辆数十辆。5月12日上午,记者在工地内见到,一辆装满渣土的车辆正在进行出发前的清晰,四名工人分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用高压水枪对车辆的车轮、车厢进行了全面的冲洗。记者注意到,冲洗后的含有泥浆的水排入沉淀池,经过七级沉淀处置之后,排入城市雨水管道。“一般工地使用三级沉淀池,但该项目临近玄武湖,为了保证湖水不受污染,建设方使用的七级沉淀的工艺对污水进行处理,确保处理后的水不含泥浆、清澈。”玄武城管执法大队水务中队陈峰中队长说。
由于项目正处于建设初期,不少地方还有裸土暴露情况。考虑到工地情况复杂,有些地方执法人员难以到达,也就难以进行全方位、24小时监控。玄武城管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力量,使用无人机和网络视频远程监控对工地进行实时监管。记者在现场看到,执法人员操控无人机升空,通过无人机传回的画面,可以清除地直到,工地的裸土覆盖是否到位、道路硬化是否达标,以及施工区域工地场平、基坑阶段的土方施工是否符合规范等。而通过网络视频远程监控,可以适时查看工地出入口车辆出入是否带泥、装载是否规范等实时视频资料,实施24小时监管的科技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