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公安“反诈菜场”接地气,守牢市民“钱袋子”
2022-05-24 14:15: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陈俊 周宗江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花’言巧语都不听,天上不会掉‘馅饼’,未知链接勿乱点,没有白来的‘财’” ……这是5月19日,连云港市公安局海州分局反诈中心联手交通银行连云港市分行,利用蔬菜食品名称组成诙谐幽默的反诈标语标牌,投送到市区各大菜场,让群众容易接受和理解反诈常识的情景,也是海州公安分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提高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保障群众财产不受侵害的一次具体行动。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已成为发案最多、上升最快、涉及面最广、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犯罪类型,其中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冒充客服、冒充公检法等诈骗类型发案占比近80%。

  然而,虽然此前海州公安分局曾数次全警动员、全力施策、全情投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防范工作,社区民警也走访过很多人家进行宣传,但还会有群众被骗。原因就是部分群众总认为自己不会上当,面对警方的反复提醒,甚至还觉得厌烦,最终导致“你说我听”的方法难以奏效。对此,海州公安分局反诈中心果断改变思路、创新方法,及时瞄准市区人流量最大的几家蔬菜市场,别出心裁地将反诈知识与群众密不可分的“柴米油盐酱醋”相结合,制作了通俗易懂、趣味十足的宣传标语。这些标语一投入菜场,就产生了倍增效应。很快,偌大的蔬菜市场变成了活脱脱的“反诈菜场”。

  此外,海州公安分局反诈中心民警和交通银行连云港市分行工作人员,在张贴宣传标语时,一直提醒群众和菜场商贩,千万不要轻信那种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身份、银行卡信息,如有疑问,要及时给公安机关打电话,同时做到:“三不一要”。

  不透露:不贪小利或言语诱惑,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个人信息、存款、银行卡、验证码等情况,如有疑问应迅速向身边亲友核实或求助110。

  不轻信: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或手机短信,不管对方使用什么甜言蜜语,都要及时挂掉此类电话,且不回复短信,以免给不法分子留下布设圈套的机会。

  不转账:封堵不法分子的最后一扇门,绝对不向陌生人或不明账户汇款转账,以此保证自己银行卡内的资金安全。

  要及时报案:万一上当受骗或听到亲戚朋友被骗,请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骗子的账号和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以便公安机关开展侦查破案工作。

  “这种宣传真有意思,读起来朗朗上口,很容易记住,我将这些标语拍下来,然后带给家人和亲友看,让他们一起学习,确保达到全家识诈防诈的效果。”5月21日,到市场买菜的顾女士高兴地说。

  据了解,海州公安和交行连云港分行在海州区苍梧菜市场、巨龙路菜市场、极美苑菜市场共投放60余块反诈宣传展板。下一步,海州公安还将扩大覆盖面,倾力营造“群众觉醒防诈骗意识、全民参与防范诈骗”的浓厚反诈氛围,以此守牢广大市民的“钱袋子”。

标签:菜场;公安;地气
责编:苏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