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天宁:为“四大检察”搭建“数据方舱”
2023-09-26 13:36: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邱国忠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毛龚是常州市天宁区检察院技术部门的一名老兵,从事检察信息技术工作已有 8 年多。从去年开始,他又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数据专员。

  2022 年,天宁区检察院率先在全省探索实施数据专员制度。所谓“数据专员”,主要是协调全院数据归集、组织技术培训、研发模型应用的“统筹员”。检察信息技术尖兵毛龚被推举为首位数据专员。

  在司法一线工作多年,毛龚深感检察工作一体化思维的重要性。他认为,司法实践中常有刑民交叉、刑行交叉等疑难复杂案件,但监督线索往往因部门间联动配合不足造成信息损耗,甚至流失,影响法律监督整体效能发挥。数据专员制度则相当于信息中枢,通过加强数据资源协同、管理和应用,实现跨层级、跨部门、跨业务,甚至跨地域、跨系统协同管理和服务的目标,更加有力推动数据共享开放和交互运用,培育“四大检察”深度融合的数字办案模式。

  毛龚介绍,检察院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业务数据,例如检察官在业务系统中填录的案卡、上传的文书、12309 平台自动沉淀累积的数据,以及讯问询问同步录音录像、监控录像、嫌疑人手机、电脑恢复数据、银行流水电子表格等“过手数据”。

  “把这些数据全面、科学地梳理、利用起来,那么数据要素在检察监督履职,甚至推进溯源治理等方面的驱动作用将更加突显。”毛龚说。

  为此,毛龚发挥其技术专长,设计、编制了数据存储类目,制定了数据资源归集规范,将收集涵盖“四大检察”“十大业务”需求的各类数据资源目录化,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同时,实现了分级分类管理应用。目前,该院已顺利汇集起案卡、文书、视听资料、电子证据等各类检察数据 1.77 万条,形成了精准、安全、全面、可应用的“检察数据方舱”。

  在盘活内部数据的基础上,毛龚又向外拓展,启动“数据破壁”行动。他主动对接辖区相关行政部门,推进数据信息共享常态化,实现与市、区数据主管部门贯通对接,各类数据“活水”被引入“检察数据方舱”。至 2023 年8 月,该院已调度“四大检察”所需的各类可用数据 31类 429.06 万余条,实现了足不出户即能完成信息实时查询。

  以往,检察监督范围常局限于个案监督,监督方式就是审查卷宗,“四大检察”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合力。如何用好用足海量数据,使其成为提升法律监督质效的新动能?一个案例可以说明。

  2022 年 7 月,当事人赵某在骑电动车时,因雨天视线模糊,掉入某工程公司施工后未及时填补的大坑内,致全身多处骨折,入院治疗花费 8 万余元。其中,医保统筹支付 5 万余元,自费 3 万余元。出院后,赵某向法院起诉该公司要求赔偿。最终,法院判决工程公司负主要责任,承担 80% 赔偿责任。其中明确,医保基金先行垫付的 5万余元可向该公司追偿。

  按程序,这起由交通事故引起赔偿纠纷的案件信息“流入”天宁区检察院的“数据方舱”,该案判决引起了公益诉讼部门检察官的关注。经询问调查,由于不掌握司法判决情况,医保部门迟迟没有启动对上述案件的追偿程序。由此,公益诉讼检察官认为,交通事故引发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中有可能存在医保基金使用不当的情况,并针对该问题开展了专项行动。

  此后,检察官还向毛龚提出,是否有可能开发一种数字监督模型,以第三人责任纠纷案件判决结果为抓手,与医保统筹支付金额进行比对,从而将可疑线索从成千上万的案件数据中筛查出来?依据检察官的办案思路,毛龚配合检察官从“数据方舱”中调出近年来生效裁判文书、医保参保人员信息及统筹支付金额等数据,设计算法进行比对分析,筛查抓取异常结果作为监督线索予以推送。从几个数据开始尝试,到几十个、几百个、上千个,从最初的一个电子表格,逐渐打磨成为一个成熟模型。

  2022 年 8 月,该模型正式投入使用,推送出线索120 余条,涉及可追偿医保基金 270 余万元。针对其中暴露出的监管漏洞,该院牵头法院、医保部门在全市率先建立医保基金追偿机制。

  ▲2023年8月,毛龚(右)对本院新研发的“刑事审判监督综合研判模型”开展安全性合规性审查

  “搭好科技和司法的桥梁,从‘人力跑腿、事倍功半’到‘数据跑腿,事半功倍’,让科技为司法赋能。”这是毛龚给数据专员的定位。

  在成功构建医保基金监督模型的基础上,毛龚与业务部门检察官通过多次头脑风暴,归纳总结出“解析个案、梳理要素——数据碰撞、输出线索——问题核实、类案监督”的建模“三步走”规律。今年以来,该院已从刑事立案未移诉、民间借贷案件债权人漏缴利息所得税等小切口入手,相继建构法律监督模型 14 个,涵盖“四大检察”各场景、各领域的全过程。 邱国忠

标签:毛龚;检察官;专员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