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现在有了歇脚的地方,在大热天里能吹会儿空调,还有饮水机可以随时倒水喝,真是太贴心了!”6月8日,忙了一上午的环卫工人邓颖如来到丁堰街道“小叮当爱心驿站”,一边接着水,一边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
丁堰街道这处“小叮当爱心驿站”就设在丁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办事大厅的一侧,设有椅子和休息区,旁边摆放着崭新的饮水机,置物架上的爱心药箱内备有碘伏、创可贴、藿香正气液等常用药品,都可以无偿使用。
“环卫保洁工作不论严寒还是酷暑,每天都在外面工作六七个小时以上。遇到高温或下雨天气,只能在路边树荫躲躲太阳、在公交站台避避雨,要喝水得自己带着,喝完了也没地方补充。”邓颖如说,自从建成了这个“小叮当爱心驿站”,累了有休息的地方,渴了有水喝,方便多了。以前一到夏天就不敢自己带饭,怕馊了,现在带过来放在驿站的冰箱里,中午用微波炉加热一下就能吃。
近年来,快递小哥、外卖小哥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不断涌现。冒着寒风、顶着烈日,吃着冷饭、无处歇脚,成为他们的工作常态。“有一次我在附近送餐,上楼走得急不小心绊倒了,手上腿上都蹭破了,多亏了驿站的爱心药箱,才能及时给伤口消毒,社区工作人员也十分热心。”正在驿站午休的骑手小李对驿站周到的服务竖起了大拇指。
拾级上到党群服务中心二楼,就是丁堰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设置了报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体育健身室等功能房间。阅览室内摆放着一排排整齐的书架,书架上各类书籍满满当当,种类齐全,可以为在休息时间的户外工作者们,提供精神充电。“我们这处驿站依托新打造的党群服务中心建立,所有功能房间都对外开放,所有的户外劳动者都可以来这里享受服务。”丁堰社区副主任周春兰表示,之所以叫“小叮当爱心驿站”,也是希望驿站能像“小叮当”的百宝袋一样,为大家提供多样、精准、贴心的服务。
就在丁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往西不到两公里的常戚路消防站门口,还有一处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又名“丁香+小戚哥”便民服务站,是由丁堰街道与常州经开区消防大队联合打造的爱心驿站。不到10平方米的房间里设有桌子、长椅、饮水机、爱心药箱和雨伞等,可供十余人同时休息,并且24小时开放,随时给需要帮助的群众提供各类帮助。“丁香+小戚哥”志愿服务品牌是街道“丁香+”志愿服务品牌基础上衍生的新型服务链,将街道志愿服务与消防志愿精神相融合,让百姓生活在这里,温暖常伴。
爱心驿站的建设既是城市文明的象征,也是城市人性化管理的体现。丁堰街道党政办公室工作人员周佳媛表示:“接下来,街道还将采取共建、联建等方式加大建设力度,在其他社区陆续建立‘爱心驿站’,惠及更多的户外劳动者。”(邱国忠 张舒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