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入汛以来,丁堰街道迅速行动,多措并举打好防汛备汛“组合拳”,织密防汛“防护网”,全力确保街道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完善制度建设,确保责任落实
5月26日,丁堰街道召开河长制暨防汛抗旱工作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上级防汛抗旱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保水质、保安全、促发展”,突出重点任务,全面深化河长制。
全面建立街道党政领导及社区主要负责人共同为责任人的双河长制。全街道流域13条河,每条河流都是双河长,做到从区域到流域全覆盖、从大河到小河全覆盖。建立“三员制度”,明确保洁员、巡查员、信息员,加大河道巡查力度,实现巡河护河常态化。同时按照中央及省市文件精神,建立职责明确、协调高效的运作机制,完善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
全面排查整治,确保风险可控
丁堰街道在全街道范围内开展了多轮、高频次的防汛检查,做到拉网式、定位准、全覆盖。重点检查易涝节点、险工险段和排水设施,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对所有发现的问题建立台帐,逐一制定整改措施,任务分解、落实到人。检查中共发现各2类隐患6处,截至目前共完成整改4处(芳渚小区排水管重排、河东泵站一号泵更换、戚月线东侧排水沟清理、丁剑路南侧排水沟有清理),需进一步落实整改措施2处(丁塘港驳岸外倾、戚南路排水不畅)。其中丁塘港驳岸已采取临时加固措施,计划汛后开展木桩加固。防汛复查中新增隐患1处,为地铁定修段在丁塘港驳岸修筑沿河围堰,影响河道排水通畅,街道防办已联系上级防办,并督促施工方加快施工进度,尽快拆除拦河围堰,保证河道通畅,同时制定应急预案,遭遇极端天气时做好提前拆除围堰的准备。
强化联防联动,确保防御有效
根据当前防汛抗旱的新情况,街道防指组建了由建设局、综合行政执法局、政法和应急管理局、民兵队伍等部门参加的防汛应急抢险大队,共有抢险队员70人,签约社会抢修队伍1支,人员30人,运输车辆及工程机械若干。
街道值班落实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所有排涝站及险工险段都明确了专职管护人员,街道防办开展水利工程安全巡查,全面掌握水利工程运行情况,加强与气象、水文等部门合作,及时传达上级发布的预测预警信息,极端天气时增加巡查人员和频次,重点关注往年发生过险情的地段和过水设施,为做好防御工作赢得足够的提前量。
按照分级储备的原则,对街道防汛抢险物资进行了补充,现储备塑料编织袋2.6万只、6-14吋潜水泵共10台、各式移动式柴油发电机共3台、8kw柴油发电机1台、救生衣50件、救生艇1艘等防汛物资,同时完成了发电机、水泵等设备保养维护工作。
开展应急演练,确保抢险有力
为积极应对极端气象灾害影响,扎实做好防汛备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丁堰街道在常丰社区常青排涝站组织开展防汛应急演练。
演练针对丁堰街道当前防洪排洪存在的短板,结合实际情况,模拟受雷暴天气影响排涝站停电无法正常工作的状况。下午14时,街道防指办公室接常丰社区电话,称因雷暴天气导致常丰排涝站停电后无法排水,常丰河水位不断上涨,周边居民有受淹风险。防办立即组织调度应急抢险队伍及移动式柴油发电机、电缆线等物资设备准备到位,约15分钟后从防汛仓库出发,14:40相关人员、设备到达现场,经过20分钟的接电抢修恢复排涝站临时供电并正常出水,常丰河水位得到控制,避免了周边居民受淹受涝。
演练结束后,丁堰街道对演练过程进行分析评估,査找存在问题及不足,对防汛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不断提高防汛救灾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健全应急联动机制,进一步加强应急救援宣传、培训和教育,进一步加大防汛物资储备。
丁堰街道将扎实做好防汛抗旱各项工作,为街道经济社会稳健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邱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