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戚墅堰街道积极践行“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为标尺,通过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收集了一些群众“微心愿”,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实施了一批惠民利民项目,切实解决了群众身边的一些“小事”,也办成了群众期盼的一些“大事”。
问需于民,争做群众“知心人”。听群众最“急”之事。坚持把察民情、访民意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第一步。街道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方案,组织党政领导、各局办、各社区深入群众,听取民情。聚焦困难党员、困难家庭等特殊群体,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满足他们的微小心愿,并给予长期关注和帮扶。聚焦医疗服务短板问题,街道领导高度重视“关于恢复和加强花苑卫生服务中心医疗项目的建议”,牵头组织相关责任单位,与居民面对面开展座谈交流;聚焦教育养老问题,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难”、高龄空巢老人“吃饭难”等13个街道层面无法处置的问题,第一时间上报经开区。目前,街道累计走访群众545人次,收集意见建议606条。(王萌睿,邱国忠)
问计于民,争做群众“贴心人”。集群众最“想”之事。坚持把问计于民、问政于民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第二步。百年党史告诉我们,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尊重人民、依靠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为进一步问民计、汇民智,街道面向广大群众开展社会治理“金点子”征集活动,征集到了“对出租房实施数字化管理”“加强沿街商铺‘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打造‘邻里援助站’”等一批具有实践价值的“金点子”,后期街道将结合实际,通过“民主评议推选、领导重点推荐、局办社区认领”等形式,让“金点子”落地生效,真正成为推动发展的“金钥匙”。
“金点子”征集
问效于民,争做群众“暖心人”。办群众最“盼”之事。坚持把办得快、办得好、办得实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第三步。街道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编制了民生项目清单,拟定了“老小区加装电梯”“铁配新村天然气入户”“梦想小屋改造”等民生实事项目12个,将紧扣时间节点、倒排任务时序,确保不折不扣抓好落实。同时,街道分类施策,针对群众提出的重点难点问题,以立项的形式,让办实事更有抓手、更有保障。目前,街道通过第一批立项清单,协调解决了“潢河支浜河水黑臭”“老小区加装充电桩”“废旧电线杆倾斜”“小区门口路面坑洼”等一批民生实事,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邱国忠)
铁配新村居民代表赠送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