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水韵江苏 莱斯乡村”二十四节气专题美图展,每半月一期,贯穿全年。今天与您见面的是二十四节气美图展之12:大暑。
本次美图展由《江南时报》社、水韵江苏摄影团、江苏省休闲旅游农业协会摄影分会、建邺区摄影家协会联合主办。指导和支持单位有: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宣传教育与文化体育中心、江苏省休闲旅游农业协会、南京市农业农村局产业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空学院、紫牛新闻、腾讯江苏等,敬请您的关注和欣赏!
本期责任编辑:朱旭先 牛苏平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于公历7月22日—24日交节。
“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最炎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大暑气候特征:高温酷热、雷暴、台风频繁。
廖美云摄
孙鲁云摄
迟心吉摄
暴莹摄
潘俊摄
鲁玥摄
鲁润生摄
农作物生长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大暑时节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虽不免有湿热难熬之苦,却十分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农作物在此期间成长最快。 “大暑”前后是一年中温度最高的时间,农作物生长也最快。季风气候是中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季风气候表现为雨热同期,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成长。中国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尤其是大暑节气,高温酷热、雨量充沛,是万物狂长的时节。在高温季节,农作物生长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夏季正是中国降水最多、最集中的季节,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搭配好,对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
鲁润生摄
毛天华摄
佚名摄
潘俊摄
李志成摄
鲁玥摄
传统习俗
自古以来,民间有大暑三伏天饮凉茶(伏茶)的习俗;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饮的茶,这种由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此外,还有烧伏香、晒伏姜等习俗。“大暑”是一年中天气最热、湿气最重的时节,此时节养生保健的重点是“防暑”和“祛湿”。徐州一带还举办“伏羊节”,在大暑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经过紧张的夏收劳动,人们非常疲倦,应该好好休息一下了。于是,全家聚在一起,每人吃一个香喷喷的新麦馍馍,喝一碗味道鲜美的羊肉汤。
田静摄
张伦富摄
张伦富摄
潘锦钰摄
王松南摄
农业谚语
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
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大暑不暑,五谷不鼓。
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洪声摄
朱文雄摄
王松南摄
李莉摄
朱祝美摄
武家敏摄
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
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
小暑怕东风,大暑怕红霞。
小暑大暑,有米不愿回家煮。
李莉摄
朱文雄摄
潘锦钰摄
邵仁兰摄
邵仁兰摄
沈伯宁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