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全媒体记者 尹丹丹 摄
江南时报讯(记者 尹丹丹)2020上半年,南京市政府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7月23日上午,南京市委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保市场主体、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相关情况。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促进市场主体发展
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蓝军通报了南京市打造更优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发展相关情况。记者了解到,为促进市场主体的发展,今年,南京市持续落实优化营商环境两个100条,在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成本上下功夫,不断提升市场主体感受度。政府职能更加优化,提升了不动产登记、企业注销、出口退税等工作的效率,大大缩短了审批的时间。
国际化名医中心位于江北新区中央商务区国际健康城区域内,于今年3月12日开工建设,计划2021年底竣工并交付使用,目前正在进行地下室施工。据项目负责人肖奕平介绍,江北新区从施工许可阶段入手,通过实行告知承诺、容缺受理、加强监管等措施,再造审批工作流程,实现审批的建设项目施工许可“一次办好”,并通过告知承诺制的方式实现了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性“拿地即开工”。 “这项建设工程审批制度的改革创新,至少为我们节约了1—2个月的时间成本。”
稳外贸、稳外资
确保供应链稳定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南京市商务部门组织对全市外贸、外资企业开展全覆盖大走访活动,对3680家外资企业、130 家外贸企业进行实地调研,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全力开展稳外贸、稳外资工作,当前总体呈现企稳向好的势头。
据统计,今年1—6月,南京市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299.0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出口1393.7亿元,同比增长8.5%,进口905.3亿元,同比增长4.6%。新增实际使用外资25.7亿美元,同比增长6.9%。
在南钢五米宽厚板厂生产车间里,记者看到一块块火红的钢坯正在有序运行至冷凝机处,高压水瞬间奔涌而出,输送管上顿时升起白色水雾,场面很是壮观。与生产一样火热的,还有今年的销售。“中标28个重点工程,其中国家、省市重点工程21个、国家特大型工程3个、国外工程项目4个。此外,我们还提前布局国际化战略,确定了出口倍增计划,早接单,快交付,上半年钢材出口达到45万吨,同比增长144%。上半年,实现营收731亿元、利润21亿元、上缴税金10亿元。”南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一新兴奋亮出“成绩单”。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省、市、区各级各部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工作的开展。”黄一新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南京市各级各部门为南钢正常运转做了大量服务工作,仅道路通行证就开具800多张,稳住了南钢的产业链供应链,为南钢战疫情、稳增长提供了根本保障。
招商引资五大指标
全面达超序时进度
南京市投促局副局长杨自清表示,上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投资促进系统紧紧围绕“六稳”“六保”工作,聚焦“四新”行动,着力战疫情、抓项目、促投资、蓄动能,努力对冲疫情不利影响。
今年上半年,全市招商引资五大指标全面达超序时进度,个别指标已提前完成年度目标。1-6月,全市完成实际利用内资1223.1亿元、亿元以上签约项目数1293个、签约项目投资总额9750.9亿元、新增招商项目信息9396个,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74.1%、129.3%、97.5%、94.0%。实际使用外资25.7亿美元,完成年度必成目标的57.1%,较去年同期增长6.9%。
对于下半年的工作部署,杨自清说道:“下半年,我们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2020招商突破年’决策部署,进一步聚焦重点、创新思路,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更新举措,确保实现全年招商引资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