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供图
江南时报讯(记者 陈衍晖)7月22日,新版上证综合指数编制方案正式落地施行,这是13年以来的首次修改,也是上证指数将近30年来最大的一次变动。此次大修反映了资本市场持续深化改革的决心,对A股的健康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投资者期盼的长牛,是否就此按下了启动键?
长牛基础就此奠定?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研究部联席总监钱启敏认为,无论指数怎么变化,上市公司经营的基本面才是最为关键的。
第一,从本质上看,上证指数的框架没有变,还是用全样本总市值作加权。
第二,牛市的关键在于上市公司的质量,取决于上市公司是否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尤其在新经济发展过程当中获得更大的收益。
东北证券研报指出,指数编制调整是资本市场深化改革路上的一步,长期牛市基础牢固,年内上看3800点的目标不变。指数编制方式优化后或将吸引更多资金配置相关金融工具,从而强化短期内市场风格切换的可能。
安信证券策略团队认为,新经济公司有望为上证综指带来长牛行情。随着一批中国高科技公司陆续科创板上市、一批中概股科技公司回归A股发行CDR,上证综指中科技行业占比将不断上升,有望带动大盘持续攀升,摆脱十年3000点的“魔咒”,带来A股投资者长期期盼的长牛行情。
剔除风险警示股票
上交所指出,此次上证综合指数编制方案修订充分借鉴了国际指数编制修订经验,立足境内市场发展实际,剔除风险警示股票、延长新股计入指数时间,并纳入科创板上市证券。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指出,此次上交所对上证指数编制进行的调整,使得这个指数更加合理,更能反映市场的真实状况,这也回应了市场的一些诉求。当然这个调整属于微调,对指数没有太大影响,保持了指数的连续性。
上交所介绍,资本市场建立了风险警示制度,被实施风险警示的股票存在较高风险,基本面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投资价值受到影响,难以代表上市公司主流情况。剔除被实施风险警示的股票有利于上证综合指数更好发挥投资功能,更好反映沪市上市公司总体表现。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1日,上交所对沪市风险警示的股票有99只,合计总市值超2810亿元。
科创50指数如何确定
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只证券组成,反映最具市场代表性的一批科创企业的整体表现。该指数以2019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1000点为基点。
上交所表示,在新股计入时间上,为提高“科创50”指数对市场的准确表征,同时兼顾客观发展情况,采用两阶段做法:现阶段,科创板新上市证券满6个月后计入样本空间,待上市满12个月的证券达到100只至150只后调整为上市满12个月后计入;同时,针对上市以来日均总市值排名在科创板市场前3位和前5位的证券设置差异化的计入时间。
上交所称,在选样方法上,剔除过去一年日均成交金额位于样本空间排名后10%的证券后,选取日均总市值排名靠前的50只证券作为“科创50”指数样本,能够在保证样本流动性的同时,实现较好的代表性。
上交所还称,在样本调整方面,依据样本稳定性和动态跟踪的原则,建立季度定期调整机制,及时反映市场变化,季度定期调整生效时间为每年3月、6月、9月和12月的第二个周五的下一个交易日,并设置一定缓冲区与调整比例限制,保证指数的稳定性,降低样本频繁变动带来的跟踪指数成本。另外,针对退市、退市风险警示等情况设立临时调整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