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科技新一轮定增引发广泛质疑 10年前的募资项目尚处“半拉子工程”
10年前的募资项目尚处“半拉子工程”
2020-06-22 19:16:00  作者:江南时报全媒体记者 尹丹丹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记者 尹丹丹)近日,焦点科技披露了一份定增方案:募资金额不超过9.58亿元,打造基于AI的促进中小企业外贸智能化全链条服务建设项目和多平台统一用户资源的数字化中台建设项目,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定增方案一出,立即引来众多关注:10年前的募资项目尚未完成,且公司可用资金充裕,为何又要定增融资?

官宣新一轮定增计划

募集资金不超过9.58亿元

公告显示,焦点科技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9165万股股份,募集资金不超过9.58亿元,其中,8.22亿元将投向基于AI的促进中小企业外贸智能化全链条服务建设项目,1.36亿元投向多平台统一用户资源的数字化中台建设项目。

具体来看,前者是配合焦点科技现有的中国制造网等跨境电商业务,计划引入人工智能、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物联网等新兴技术,通过构建境内智慧仓储服务中心、在线云展及基于人工智能的在线交易平台,为用户提供更为全面的综合服务。后者是通过对现有平台系统架构进行全面、系统性升级,通过数字化中台的构建,降低公司系统建设的重复性成本,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贯通企业数据资源,挖掘数据价值,提升企业智能服务水平,激活企业创新效能,从而增强用户服务响应能力和服务体系运行效率,带动公司整体经营能力的持续提升。

从名称上看,焦点科技的这两个项目颇具科技感,但关于项目的具体作用,公司也只是泛泛表示可以更好地服务现有客户。

在对焦点科技出具的反馈意见中,中国证监会明确要求公司“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说明募投项目建成后的运营模式、盈利模式或服务模式”。

随后,焦点科技进行了更为详细的披露。概括起来,前者是建立仓库;后者是通过打造线上展会等促进成交,收取佣金。

IPO募投项目屡次延期

公司分红却逐年递增

2009年,焦点科技在深交所上市,当时募资净额高达11.8亿元,相较原定计划超募8.73亿元。招股书中写明,公司的募投项目分别是中国制造网电子商务平台升级、中国制造网销售渠道、中国制造网客户服务支持中心及公司研究中心项目,并约定这几个项目达到可使用状态时间为2014年。

但这几个募投项目却一拖再拖。2012年,董事会将这4个募投项目达到预期可使用状态日期延期至2017年12月,到了2017年又延期至2019年6月30日,到了2019年6月份,项目预定可使用时间再次延后至2019年12月31日。但在2019年年报中,项目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再次推迟到了2020年9月30日。

除了募投项目屡次延期,IPO募资的用途也早已更改。2015年,公司董事会决定终止“中国制造网销售渠道”项目,将该项目剩余募集资金9075.82万元全部投入盖焦点科技总部大楼。目前,新大楼也并未完成。

募投项目迟迟未能完工,但焦点科技的大手笔分红却一直没有中断。记者翻阅公司近年年报发现,2017年至2019年,焦点科技分别分红1.18亿元、1.18亿元及1.76亿元,合计4.11亿元。值得注意的是,焦点科技实控人、第一大股东沈锦华持股比例高达51.89%,而除去沈锦华外,焦点科技再无持股比例超过5%的股东。显而易见,这几年的分红过半进了大股东口袋。

高度依赖非经常性损益

公司主业何时能撑起主要利润?

纵览焦点科技历年年报,公司净利润常年在1亿元左右徘徊,然而细细分析下来,却发现大量利润来自于非经常性损益,其中最多的是2015年:当年公司净利润1.57亿元,扣非后只剩下52.65万元。

翻看焦点科技2019年年报,其2019年度实现总营收10.1亿元,同比增长12.18%;公司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大增168.03%。然而,有8786.29万元来自于非经常性损益,占比达到了58.19%。其中,一方面是润和软件股价波动及理财产品公允价值变动所致,金额约为7663.53万元;另一方面则是收到的政府补助,金额约为1992.09万元。如果没有上述非经常性损益,公司的主营盈利能力着实堪忧。

江南时报记者联系了焦点科技的证券事务代表赵国勇,以了解相关情况。赵国勇告诉记者,本次定增是投向新领域、新项目,和此前募投情况完全不同。对于公司主业利润偏低的情况,赵国勇解释称,目前公司主营收入主要来自中国制造网的会员费用,但公司也在尝试发展跨境电商外的业务条线,如新一站保险网、焦点互联网科技小贷公司。

然而,公开资料显示,新一站保险网连续3年与南京平安汇康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保持良好业务往来,但就在此前不久,平安汇康及公司负责人韩卫国因单位行贿罪被提起公诉,行贿对象正是原江苏保监局局长亓新政。

盈利不佳,反而“踩雷”原江苏保监局局长亓新政贪腐案。焦点科技未来前景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标签:焦点;焦点科技;科技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