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彦直:中国近现代建筑的奠基人
□ 周学鹰 达志翔 马晓
吕彦直是引领民国早期我国传统建筑民族复兴浪潮的巨匠,学界誉称其为“民国建筑第一人”,更是中国近现代建筑的奠基者。
然而,因英年早逝且无子嗣,加之部分历史因素等,长期以来,建筑学界对其本人、作品及其思想认识有限。他呕心沥血设计的南京中山陵名闻海内外,但知道设计师吕彦直者却寥寥无几。
在吕彦直先生诞辰130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位南京人“陌生的老朋友”的非凡人生。
一、出生与家世(1894—1902)
出生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7月28日,吕彦直出生于天津。据美国康奈尔大学档案馆保存的吕彦直学籍材料显示,其生日为1894年7月28日。由于该材料是与吕彦直密切相关的官方文件,可信度较高。
吕彦直康奈尔大学学籍卡
兄长吕彦深任驻巴拿马总领事馆主事档案
家世
有关吕彦直家世,学界多有涉及。吕彦直兄长吕彦深的外孙女薛晓育出示的吕彦深人事档案,明确吕彦深之父为吕增祥。
《晶报》1929年3月21日第3版刊布的《吕彦直病笃》一文,作者是曾教授吕彦直文字且为严复学生的侯疑始。据该文,同时结合吕彦深人事档案可知,吕彦直父亲为吕增祥,祖父为吕凤翔,曾祖为吕如松;长兄为吕彦深(字伯远),另有两姊妹,一嫁伍光建(号昭扆),一嫁严复长子严璩(字伯玉)。
在吕彦直家世关系中,其父吕增祥是关键人物。吕父虽在吕彦直童年时去世,但因其结成的严、吕亲家与其他社会关系,深刻影响了吕彦直的生活与教育。
严复译《天演论》封面(富文书局1901年本)
吕增祥早年求学及日后入李鸿章府中任幕僚,乃至与严复相交并结为亲家。光绪五年(1879年),吕增祥考中举人。第二年即光绪六年(1880年),吕增祥进入北洋水师李鸿章幕中任文案幕僚,从此步入仕途。1901年5月,升任开州知州,但到任仅25日即病逝于任上。
侯疑始在《吕彦直病笃》一文中已指出“古愚父秋樵先生增祥,……与先师严文惠先生最相友善”,可见吕增祥与严复关系密切。徐茵在《秋樵情融〈天演论〉》一文中就两人交往介绍详细,包括吕增祥在严复翻译赫胥黎名著《天演论》过程中给予的帮助。
正因严、吕两人不同寻常的关系,促成双方结成秦晋之好——严复长子严璩娶吕增祥长女为妻。而这样的关系也对吕彦直的人生产生了重要影响——吕增祥去世后,吕彦直跟随严璩夫妇旅法,以及回国后入北京五城学堂就读等。
二、求学经历(1902—1918)
游学法国(1902—1905年)
1901年6月,到任开州仅25日的吕增祥突然去世,年仅7岁的吕彦直遭遇丧父之痛。1902年9月30日,驻法公使孙宝琦(字慕韩)离京赴任,作为参赞的严璩携夫人随往,林纾(吕彦直在北京五城学堂时的老师)作《送严伯玉之巴黎序》赠别。
有关吕彦直在法经历,目前掌握资料甚少。仅在吕彦直遗物中,发现一帧摄于1905年巴黎的吕彦直童年照纪念卡,可资一窥。照片右侧题为“生一八九四年,即光绪甲午年”,左侧题为“卒民国十八年三月十八日,即己巳岁二月初八日”。背面左侧题写“迈达先生惠存 吕彦直敬呈”,右侧记为“此古愚十二岁在巴黎所□小影也迈达女士□出见赠因为题识不禁泫然□□秋抄”。背面两侧题记笔迹有别,应非同一时间所写。据吕彦直亲友回忆,吕彦直留美回国时曾绕道欧洲游历,并重访巴黎拜访迈达先生——巴黎一名小学女教师。如此,“迈达先生惠存 吕彦直敬呈”应是吕彦直当年敬送此纪念卡给迈达先生时所题,另一侧则有可能是当年吕重访迈达先生时,迈达先生回赠此卡后吕的补记。由此或可推测,吕彦直在巴黎接受了小学教育。
吕彦直在巴黎之童年照纪念卡
修学五城(1908—1911年)
关于吕彦直自巴黎归国后至入学清华前的学习经历,就目前我们掌握的资料来看,吕彦直入学北京五城学堂最早年份当在1908年。
五城学堂于1902年1月首创,严复学生林少泉为洋文总教习,严复族侄为学堂分教习;作为汉文总教习的林纾(字琴南)日后亦与严复交往甚密,严复长子严璩更是与林琴南同舍居住,并合作翻译《伊索寓言》。丧父后,幼年吕彦直长期跟随严璩夫妇生活(包括旅居法国巴黎以及回国后“依伯玉伉俪居燕京”),适龄时进入教习人员熟悉的五城学堂就读。
五城学堂教员中,林纾无疑是最有名的一位。其人品与才气不仅得到严复肯定,更被康有为评为“译才并世数严林,百部虞初救世心”。作为中国近代最重要的翻译家之一,林纾同样具备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可谓通晓东西。从游于名师,加上严复等人的特殊关系,吕彦直深受教益。正因如此,民国时期的四则吕彦直略传中均称吕“回国后,入北京五城学堂,时林琴南任国文教授。君之文字,为侪辈之冠”。
清华学堂1911年录取学生名单
求学清华(1911—1913年)
我们通过上海图书馆“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检索到刊登于1911年8月25日《大公报(天津)》第三张第二版上的一则消息,题为《清华学堂录取学生名单》,该消息公布了1911年清华学堂录取高等科、中等科学生名单,共计100名,其中吕彦直列于高等科第二年级的24名学生中,证实吕彦直确在1911年被清华学堂录取,直接进入第二年级学习。
入学两年后,吕彦直于1913年7月从清华学校毕业。通过吕彦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学籍卡,我们亦可获知其在民国三年(1914年)入学康奈尔。
清华学校1913年毕业生成绩
我们在“中国历史文献总库——近代报纸数据库”中检索到刊登于《新中国报》1913年7月4日第九版上的一则消息,题为《清华学校毕业志盛》。该消息除记录典礼仪式过程外,还详细列举了毕业生姓名与成绩,吕彦直名列其中。
1914年8月14日,《时报》披露了该年度清华赴美留学生名单,吕彦直位列其中,同在名单上的还有关颂声、金岳霖和戴恩赛(1921年娶孙中山次女孙婉,成为孙中山女婿)。
1913年清华学校高等科学生合影
此外,《益智》杂志1913年第2卷第2期第1页登载一张清华学校高等科学生合影照片。从照片中合影人数来看,应是该年高等科一至三年级学生全体合影,则吕彦直当列其中。但由于吕彦直早年影像稀缺,加之该合影照片清晰度较低,难以辨认。
留学美国(1914—1918年)
1914年,经费筹措到位后,吕彦直开启了留学美国之旅。从吕彦直的康奈尔大学学籍卡上我们了解到,其英文名为“Lu,Yen-chih”,籍贯为“anhui,China”,毕业于清华学校。吕彦直入学康奈尔的时间为1914年,所学课程为机械工程和建筑;获建筑学学士学位,获得学位时间或毕业时间为1918年12月20日。
吕彦直留美时,正是美国布扎(Beaux-Arts)建筑教育发展的巅峰时期,而康奈尔大学又是最早执行布扎教育的院校之一,因此吕的学习训练与设计实践深受布扎建筑教育的影响。康奈尔大学的建筑教育兼顾艺术与工程,不仅注重学生在人文艺术方面的熏陶与训练,还传授学生工程技术专业方面的知识,以求培养和提高学生建筑设计的综合素质。吕彦直在康奈尔大学求学期间的设计习作,即是此表现之一。
求学之余,吕彦直还加入了相关社团。据目前所见资料,以其在中国科学社的活动最丰富。中国科学社,原名科学社,由留学康奈尔大学的胡明复、赵元任、过探先、任鸿隽等9人于1914年6月10日创设。据上海市档案馆所藏档案《科学社股东姓名住址录》,吕彦直于1914年11月10日加入科学社,认筹1股,交股10美金,成为创始股东之一,社员号为33号。
中国科学社创始股东合影(1914年,后排右一为吕彦直)
科学社的核心活动是创办《科学》杂志,该杂志于1915年1月1日出版发行,而目前我们所知吕彦直在科学社的主要活动亦见之于其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几篇作品。第一篇是发表于《科学》1915年第1卷第4期上的《海底水雷》,为吕彦直翻译自美国世界报战争第二号上的文章;第二篇是吕彦直整理的《爱迭生年谱》,以附录的形式发表于1915年第1卷第11期;第三篇是吕彦直所绘的“汉张衡候风地动仪”,见于1917年第3卷第9期第1页。
除科学社外,进入康奈尔大学后,吕彦直随即以一年级新生的身份加入了康奈尔大学中国学生会;1917年升入“Juniors”;1918年,吕又进入康奈尔大学大同会;1919年,又入选了建筑会。
中国科学社认股一览表
康奈尔大学中国留学生合影(第二排左一为吕彦直)
三、追随茂飞(1918—1922)
1918年12月20日,吕彦直从康奈尔大学毕业,获得建筑学学士学位。毕业后,据称经建筑教授埃弗里特·米克思推荐进入茂飞&丹纳建筑事务所实习。实际上,根据吕彦直1922年3月给茂飞的辞职信内容可以看出,吕彦直在1918年的夏天已进入茂飞&丹纳建筑事务所担任绘图员。
也正是这一年,茂飞接受金陵女子大学的委托,着手设计该校校舍;而来自中国同时已萌发融合中西之建筑设计思想的吕彦直,顺理成章地参与到这个被视为茂飞“中国适应性建筑”代表作之一的项目中。民国时期的几则吕彦直略传中称这次实践是吕彦直“中西建筑参合之初步”。通过相关档案与已有研究我们得知,吕彦直在金陵女子大学校舍项目中主要承担的是绘图员的工作,主要为展示性图纸和工作详图的绘制。包括吕彦直在内的金陵女子大学项目团队所做的工作令茂飞十分满意,茂飞曾对该团队在蓝图绘制和细部设计上所表现的“热切兴趣和快乐”赞叹不已,并对将足尺模型与细部图纸相互对比的方法十分感兴趣。值得注意的是,在后来的中山陵与广州中山纪念堂建设中,吕彦直沿用了这一方法——在施工前制作整体缩小模型和构件足尺模型,或即是受这段实践经历的影响。
1921年,吕彦直结束留美生活回国,继续在茂飞建筑事务所上海分部工作。然而,回国不久后,1922年3月,吕彦直即向茂飞提交了辞呈。辞职信中,吕彦直除赞扬茂飞外,还指出了其离职的主要原因——上海分部办公室不愉快的气氛,同时其也表达了想要拓展能力和业务范围并与中国境内的一些“买办”建筑作斗争的强烈愿望。
从1918年夏入茂飞&丹纳建筑事务所开启执业生涯,到1922年3月辞职离开时成长为具有民族意识的建筑师,追随茂飞的这段经历,对吕彦直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具体的绘图技巧、设计手法上,更重要的是吕彦直对茂飞“中国适应性建筑”设计理念的认同和在此期间得到的实践和训练,为其在康奈尔大学留学期间萌发的融合中西之建筑设计思想的落地提供了路径选择、策略支持和经验积累。此后,令吕彦直得以扬名的中山陵与中山纪念堂设计均是这一思想的延续表现,开启了中国传统建筑民族复兴的浪潮。
四、回国发展(1921—1925)
合组东南
吕彦直是于1921年东南建筑公司开幕营业时加入,还是1922年3月脱离茂飞后加入,目前来看应在辞职之前,以吕彦直辞职信用笺为确证——采用东南建筑公司信笺书写。
其时,黄檀甫主要负责该公司与纺织相关业务,任纺织部主任。正因如此,该公司尤其擅长“纱厂、毛绒厂建筑”。该公司成立之初,经理为黄锡霖,而非过养默。
合办真裕
在东南建筑公司,吕彦直与挚友黄檀甫仅是同事关系,而真裕公司则是两人真正合作开办公司的开始。
陈伟国主编的《稀珍老上海股票鉴藏录》中收录有改组后的真裕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附文中介绍真裕公司时称其创立于1922年。
真裕公司最初是以黄檀甫为主创办的一家主要经营设备、资产代理买卖的公司,创设时间可能早到1922年,至1924年吕彦直脱离东南建筑公司加入后,成为一家经营范围包括建筑设计、监造、房地产代理买卖、进出口贸易等的公司。
真裕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股票
创设彦记
1924年7月15日,东南建筑公司召开股东会,决议改组。翌日,《东南建筑公司改组启事》发布于《申报》《新闻报》相关版面,正式宣告黄锡霖、吕彦直退股并脱离东南建筑公司,并各自设立建筑事务所。黄的建筑师事务所——黄锡霖建筑公司于《东南建筑公司改组启事》发布的当日宣布创立,而吕则要迟到一年后。
《申报》载《吕彦直建筑师启事》
标志着彦记建筑事务所成立的《吕彦直建筑师启事》刊登于1925年9月22、23、24连续三日的《申报》和《新闻报》相关版面上。巧合的是,同版面发布的还有《孙中山先生陵墓图案征求成绩公开展览》。而就在几天前,吕彦直刚刚获得孙中山先生陵墓设计竞赛的首奖。
吕彦直获首奖后被委任为陵墓建筑师,主持计划建筑详图及监工事务。于是,创设独立、专业的建筑师事务所对接随之而来的中山陵设计、建造、监工项目势在必行(1925年11月3日,吕彦直即是以彦记建筑事务所的名义与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委员会签订合同),彦记建筑事务所应运而生。另一方面,中山陵设计竞赛首奖带来的不仅是巨大的声誉,还有陡增的公私业务,在这种背景下,创设专营的建筑师事务所以应对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亦是当务之急。
五、声名鹊起(1925—1929)
1925年9月21日,《申报》《时报》《新闻报》《民国日报》等报纸均刊登消息,宣布孙中山先生陵墓图案征选评比结果,吕彦直从海内外四十多位应征者中脱颖而出,摘得首奖。翌年,在广州中山纪念堂及纪念碑悬赏征求图案的竞赛中,吕彦直抱病应征,再获头名。一年之内,在两项世人瞩目的工程设计竞赛中相继夺魁,吕彦直一时名动中外。1925年9月30日的《申报》上,留下了一帧吕彦直的办公室近景摄影。照片中,吕彦直身着西装、佩系领带,端坐案前,面带微笑,在为数不多的吕彦直照片中弥足珍贵。目前,广为人知的是另一帧获得南京中山陵设计比赛第一名后的吕彦直照片。
1925年9月吕彦直在办公室
1925年获得南京中山陵设计比赛第一名后的吕彦直
1926年3月12日,中山陵奠基礼在南京举行,吕彦直因身体违和无法出席,由黄檀甫代表参加,并在典礼上发言,代为阐释中山陵设计理念和思想。
1927年7月,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吕彦直开始自发从事南京城市规划工作。
11月27日,蔡元培在上海主持召开国民政府大学院艺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吕彦直出席。会议决定召开全国美术展览会和筹设国立艺术大学(其组织预定为五院:①国画院,②西画院,③图案院,④雕塑院,⑤建筑院)。
12月1日,“中华建筑师学会”全体会员于上海华安合群保寿公司餐堂召开常年会议,讨论此后进行方针,并选举新一届职员。吕彦直当选副会长,会长为范文照,李锦沛任会计兼书记,庄俊任理事部职员。
1928年,国民政府大学院筹备召开全国教育会议;3月8日第三次筹备会议,由许寿裳报告大会徽章式样,议决请吕彦直审查斟酌后再定夺;3月16日,第四次筹备会议,决定采用吕彦直所提交的徽章图样。
5月,吕彦直被遴聘为国民政府大学院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包括林风眠、萧友梅、吕征、周峻、张人杰、高鲁、张继、李金发、王代之、李重鼎等)。
6月,婉辞南京市府设计委员会专门委员之聘,并将《建设首都市区计画大纲草案》委托其转呈南京首都建设委员会。该《草案》中包括吕彦直绘制的南京城市规划及行政中心部分建筑设计方案图。《良友》杂志1929年第40期载有《建筑家吕彦直及其最后遗作》,刊布了其中的“规划首都都市两区图案”和“国民政府五院建筑设计”两幅,《字林西报》则披露了“南京政府中心设计图”。
《良友》1929年第40期第4页规划首都都市两区图案
《良友》1929年第40期第4页国民政府五院建筑设计图案
南京政府中心设计图
6月3日,大学院(不久改称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召开第四次常会,确定第一次全国美展的进行办法。吕彦直与张静江、陈树人、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李金发、刘既漂等被聘为审查委员会委员,主任为林风眠。
6月23日,时任南京特别市市长何民魂呈请国民政府组织成立“规划首都图案委员会”,以推进首都南京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吕彦直与韦以黻、周象贤、庄俊、范文照、董修甲、夏光宇、杨孝述、陈扬杰共计九人被聘为委员。
7月14日,国民政府大学院公布大学院美术展览会组织大纲九条、美展会筹备委员会组织大纲七条、美展会审查委员会组织大纲八条、美展会征集出品简章十四条及美展会奖励简章十条。
9月1日,The China Weekly Review (《密勒氏评论报》)刊专文介绍吕彦直。
1928年10月—12月,受委托与江苏省建设厅一起计划南京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校舍。此时正值吕彦直计划中山陵园布景,而遗族学校在陵园内,校舍建筑与陵园布景颇有关系,因此吕亦绘就校舍地盘图。后吕因病中止,转由朱葆初继续绘制校舍详图。The China Weekly Review 1928年10月13日披露,此时吕彦直已因病住进上海疗养院治疗。
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建筑总地盘图
朱葆初、益东荣绘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鸟瞰图
广州中山纪念堂奠基礼
1929年1月15日,广州中山纪念堂及纪念碑举行奠基典礼,金曾澄报告筹备经过,陈铭枢发表演说,冯祝万代表李济深立石。吕彦直因病未能出席,再度委派黄檀甫代表参加。
六、患病与逝世(1925—1929)
1929年3月18日,吕彦直病逝于上海古拔路55号寓所,年仅36岁(虚岁)。此时之吕彦直仍是未婚。
1929年3月21日,《申报》《新闻报》《中央日报》《民国日报》《华北日报》均发文披露吕彦直逝世消息。面对刚刚崭露头角就名动一时的建筑师新星的骤然陨落,社会既惊愕又惋惜。
同年5月1日,戴季陶于葬事筹委会第六十七次会议上提议并获通过:建筑师吕彦直,计划建筑总理陵墓,卓著劳绩,为纪念其功绩,并奖励专门人才起见,拟请国府给予隆重表扬案。
6月3日,教育部与内政部联合呈请对吕彦直明令褒奖;11日,经国民政府第三十一次国务会议议决照准颁发褒扬令:“总理葬事筹备处建筑师吕彦直,学识优长,勇于任事,此次筹建总理陵墓,计划图样,昕夕勤劳,适届工程甫竣之时,遽尔病逝。眷念劳贳,惋惜殊深,应予褒扬,并给营葬费二千元,以示优遇。此令。”因此,吕彦直成为现代中国唯一获得过政府通令褒奖抚恤的建筑师。
《良友》杂志刊发的纪念吕彦直稿件
不久,《中国工程学会会刊》《科学》《时事新报(上海)》《中国建筑》相继刊发吕彦直略传。《中国工程学会会刊》《良友》《山东民国日报》等杂志、报刊等,则陆续登载吕彦直遗作以示纪念。
高祺为吕彦直所作石像
1930年5月28日,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议决在中山陵祭堂西侧休息室内为吕彦直立石纪念,大小照奠基石一样。至此,为总理陵墓、纪念堂及纪念碑设计、监工殚精竭虑,积劳病故的吕彦直将与总理陵墓并存不朽,留古千载。
七、未竟事业
吕彦直积劳病故时,南京中山陵尚有第三部工程未开工,而广州中山纪念堂的工程进展也仅及计划之半。两项未竟工程的善后,主要是挚友黄檀甫(负责计划统筹一切)与李锦沛建筑师(负责设计及施工等技术)的全力支持。此两项伟大工程之最终完成,实有赖于此二君者。
综上,我们较系统、完整地考察了吕彦直先生的生平,主要涉及其家世背景、求学过程、执业经历、社会活动、患病逝世及未竟事业等方面,一方面基本勾勒出吕彦直的人生轨迹,以深切纪念我国近现代建筑奠基人;另一方面深化对吕彦直先生生平了解与认识,为进一步解读和阐释吕彦直的事迹、作品及思想奠定了基础。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