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境界中体现时代主题——观冯健亲油画有感
2023-10-25 14:41: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赵笺  
1
听新闻

  纵观冯健亲从学艺之初至今的油画之路,对于主题内容表现的积极探索是始终贯穿其中的主线——这不仅仅体现在他的主题性油画创作里,而是深深烙印在他各类题材的作品当中;而如今,这一追求早已内化为他独具个人特点的审美境界,表现出内容与形式、心与境的和谐交融。

  对于像冯健亲这样由新中国自主培养的最早一代油画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首先是一项上级委派的严肃政治任务。冯健亲1961年时的毕业创作《强占运河铁桥》,就是为淮海战役纪念馆绘制的军史画创作任务。对于当时初出茅庐的冯健亲而言,驾驭宏大而复杂的战争场景还是颇具难度的。完成这幅作品,一方面得益于组织上安排军史画家周祖铭先生的指导,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创作者在一开始就投入其中的饱满热情——为了搞好创作,冯健亲与同届同学一行来到苏北农村,与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条件虽艰辛却给他们留下了终身难忘的记忆。这段经历使得冯健亲对于从确立主题到深入生活再到具体落实创作的一系列过程,有了第一次切实的体验,对他日后艺术创作观的形成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此之后一直到七十年代末,主题性油画成为了冯健亲创作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在这一阶段,他在以美术创作表现主题方面的探索,也愈发丰富多样:像《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和《百万雄师过大江》是典型的革命历史画,其创作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模式展开;《让延安放心》是冯健亲为纪念周总理逝世自发创作的,从整体构思到具体细节更多体现了作者本人的设想;而令冯健亲收获全国性影响的《一桥飞架》,则是一幅非典型的主题性创作——以没有直接塑造具体人物形象的风景画表现主题,这在当年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当然也与文革后期逐渐宽松的政治气候有关……完成这些作品是冯健亲在艺术上不断走向成熟的体现,更是他逐渐树立自身创作观、艺术观的一段重要过程:对于冯健亲、乃至那些和他有着相似经历的一代人而言,艺术作品中主题、内容、立意的表现绝不仅仅是一项被动的任务,而是来源于发自内心的职责与情感,是一种深入骨髓的追求。

  如果说到此为止的主题性创作还是来自于特定时代赋予画家的职责和要求,那么20世纪八十年代后,随着艺术界的愈发开放和多元,关于艺术功能的认识以及艺术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也出现了诸多不同的观念与讨论,尤其对于艺术“形式”、“本体”命题的突出,似乎成为新时期以来美术领域的一股趋势。然而对冯健亲来说,艺术创作中主题内容的价值以及艺术作品成教化、助人伦的功能,始终是他从事美术创作的基点。

  这样的观点并不意味着冯健亲否认形式。事实上早在20世纪六十年代,他就对当时列入禁区的印象派情有独钟并冒着风险加以借鉴尝试。然而当现代主义在国内风起云涌之时,他反而进入到一种冷静的思考当中:究竟应当如何看待和评价主题性美术创作?强调主题是否就意味着将艺术看作社会的附庸,进而伤害到了艺术的所谓“本体价值”?在冯健亲看来,主题性创作在社会教化、弘扬主流价值观方面,有着其它题材无法比拟的优势和不可取代的位置;从这个意义上讲,只要艺术还保有其社会功能,那么主题性创作就有着它存在的价值。另一方面以他个人的亲身经历而言,他们这代人在当年投身到主题性创作当中时,并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一件任务,而是充满了真情实感并且带有高度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因此,单纯的去强调“艺术本体”而否定主题内容的价值,甚至在突出题材时怀疑艺术家的创作真诚,无疑是偏激而片面的。

  长期以来的亲身经历和冷静思考,使得冯健亲能够更为整体客观的看待艺术中存在着的辩证关系。进入到新时期之后,冯健亲对于时代变迁、社会演进过程中的变化,一直进行着敏锐捕捉和深入思索,从《变迁》、《南湖春晓》到新世纪后创作的“软实力”组画,冯健亲总是持之以恒的用画笔记录和呈现着时代变化所造就的印记。值得一提的是在对自然风光的表现过程中,冯健亲首先关注的也并非形式语言的标新立异,而是通过对自然美的捕捉呈现赞美大好河山,进而传播积极正面的价值观和真善美艺术精神的正能量;事实上恰恰是在这种观念的主导下,他也逐渐形成了富有自身特点的艺术语言——一种具有鲜明民族气派的风格样式和审美境界。新近创作的《天路》一画,冯健亲的灵感来源于其收看的一部纪录片,其中高原公路的胜景激发了他表现当下中国辉煌建设成就的想法,而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介,冯健亲完成了“深入生活”、搜集素材的工作——这一整套过程,所体现的恰恰也是新的时代特征。由此而言,如果没有主题的确立、没有对于当下艺术创作方式的新认知,更重要的,没有思想和激情,那么类似这样的作品根本无法实现;而冯健亲的油画创作,大多来自这样的创作过程,是其真情流露和深思熟虑的产物。

  冯健亲不是一个沉迷于美学象牙塔中的形式主义者,有时他甚至会对当下艺术界对于形式的过度突出而深感忧虑。冯健亲强调主题和内容,基于他对“价值”的执着——无论是当年“红色绘画”将革命历史中鼓舞人心的崇高力量传递给观众,还是今天弘扬真善美的艺术作品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如果没有了这些“价值”,艺术终将成为某种虚无之物。冯健亲积极捕捉着时代的主题和历史的脉搏,同时也寻求恰当的艺术形式作为主题内容的承载,事实上在他看来这二者从来都不是对立的。他所追寻的审美境界,是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体;而作为一个艺术家,其所应当承担的是艺术本体开拓与社会价值建构的双重责任——这一点早已成为冯健亲坚定的艺术信条。

标签:冯健亲;创作;主题性
责编:daimw